減肥不只追求體重數字!醫示警「2數值」是健康關鍵:否則做白工

▲台灣肥胖率達50.3%,且數字逐年攀升,已成為許多健康問題的危險因子。(示意圖/取自Pixabay)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2024-11-29 15:39:22
肥胖已成為全球未來公衛領域的嚴重問題,台灣肥胖率已達50.3%,台北秀傳醫院減重門診主治醫師陳君琳表示,肥胖是許多健康問題的危險因子,減重並非只是減輕體重計上的數字,同時「降體脂及內臟脂肪」,才能獲得體態、健康上的好處,除了飲食、運動生活外,透過相關藥物輔助,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君琳指出,台灣成人和兒童的肥胖,分別以每年4.1%和5%的幅度驚人增長,2023年台灣10大死因中,就有7項和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肝臟疾病等。

▲台北秀傳醫院減重門診主治醫師陳君琳表示,台灣成人和兒童的肥胖,分別以每年4.1%和5%的幅度驚人增長。(圖/翻攝畫面)
肥胖的共病非常多,減重數字的多寡也和疾病的風險呈正相關。

🟡降低原體重%數能降低的疾病風險

📍0%~5%:
高血壓、高血糖

📍5%~10%: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異常、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預防、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10%~15%:壓力性尿失禁、心血管疾病、胃食道逆流、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非酒精性脂肪

📍大於15%:心血管死亡、心臟衰竭、第二型糖尿病緩解

▲減重數字的多寡和疾病的風險呈正相關,透過減重能避免許多健康風險。(圖/翻攝畫面)
國泰綜合醫院社區醫學部部主任莊海華則說明,除了體重數字外,更要注意「內臟脂肪」帶來的威脅,內臟脂肪與發炎、動脈硬化、三高等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因此減重若只追求體重數下降,可能減去的只是瘦肉組織或水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莊海華提及,除了飲食、運動生活外,國內外許多研究也建議民眾可以適時使用藥物輔助,例如可調節血糖、抑制食慾,後續被研發成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藥物「GLP-1 RA」,其機轉可阻止脂肪合成、減少內臟脂肪,幫助降低健康風險。

此外,「GLP-1 RA」經過研究也顯示,能夠降低 14%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11%因血衰竭住院風險、21%的腎臟風險與12%的死亡率等,提供患者更全面性的保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