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佳/攝影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隨著綠能轉型,光電發展在台灣逐漸普及。然而,光電設施卻屢屢被抹黑,甚至連黑面琵鷺候鳥數量也被人做文章,指責光電破壞生態。然而,事實卻證明,科學規劃的光電開發不僅能夠與生態保育共存,甚至可能為地方經濟創造新的機會。一昧地反對光電開發,無助於當地漁民的未來發展,反而會阻礙能源轉型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和諧發展。
首先,數據顯示,台南的黑面琵鷺數量再創新高。根據台南生態保育學會統計,目前黑面琵鷺在台南的數量達到2550隻,刷新了歷史紀錄。這一數據不僅說明黑面琵鷺並未受到光電設施的影響,反而證明在台南的光電開發和生態保育已經取得平衡。以七股頂山鹽埕為例,光電板林立的地區依然吸引了大量黑面琵鷺來此棲息,展現出台南市政府和保育團體的規劃成效。
其次,對於地方漁民而言,光電設施並非威脅,而是未來發展的契機。台灣的養殖產業歷史悠久,但也面臨著資源匱乏、技術升級困難等挑戰。部分漁民積極探索「漁電共生」模式,如在屏東的漁民蔣坤龍,他將傳統魚塭改造成室內養殖場,並在屋頂設置光電板,這種做法不僅減少了極端氣候對養殖業的影響,也提高了養殖效益。此外,養殖業者黃國良在台南北門提出了立柱型光電與養殖池並存的規劃,這種新模式讓養殖業和光電共存共榮成為可能。漁電共生並不會犧牲漁民利益,反而可以成為幫助他們轉型的機會。
當然,為了確保漁電共生落實,政府部門也在加強監管。例如,水產試驗所在雲林台西和台南七股設置了20公頃的漁電共生育成基地,篩選合適的光電業者進行試驗;並且政府規定所有漁電共生案場必須達到七成養殖產量。這些舉措都顯示出台灣在實現漁電共生上的努力和堅持。同時,漁電共生案場的產銷履歷、24小時監控等新規劃,也可進一步保障養殖事實,避免「假養殖真種電」的問題。
在漁電共生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光電設施對生態和當地經濟的影響,避免一昧反對。漁電共生若能實現得當,將成為促進綠能轉型和農漁村繁榮的一條雙贏之路。我們應該鼓勵各界攜手合作,透過科學的監管和規劃,讓漁電共生成為實現永續發展的成功典範,而不是將光電開發妖魔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