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選前民調多是五五波,但川普仍然從容地擊敗賀錦麗再次入主白宮,在競選過程中,川普一如所料,不斷地透過驚爆言論搶攻媒體版面、主導議題設定,更在網路上聲量滿滿,甚至連台灣議題都成為這次「川氏狂人語錄」的內容 ; 除了他說「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外,更語出驚人地點出了台灣甚至得繳「保護費」的論述,究竟川普在盤算什麼?這些有關台灣的論述到底是「選舉語言」及選戰策略操作?還是川普已有整體戰略佈局與計畫?抑或是虛虛實實、相互為用的整合戰術?台灣究竟應如何應對,或許已成為賴政府的嚴肅課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川普這幾句話當然有可能是選舉策略操作及選舉語言,畢竟川普的個性特質本就是會透過驚爆、甚至爭議言論進行媒體議題設定進而拉高網路聲量,這也是他頻頻能聚焦媒體及社群版面拉高聲量的主因,而賀錦麗在此方面確實相形見絀 ; 但川普特別點出晶片與保護費,也未必全屬選舉造勢或搶話題的邏輯,應該他心裡面確實也這樣想,畢竟美中晶片戰爭打得火熱,拜登政府都頻頻限制高階製程的晶片及相關設備輸出給中國,川普當然更不會讓拜登專美於前,而這「我口說我心」的直言操作,當然更能反映川普在勝選後,除了對中封鎖高階晶片製程相關設備外,對我方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川普勢必會有更進一步的政治操作,以擴大美中晶片博弈中美國的勝率並進一步滿足美國國家利益,「讓美國再次強大」。
而「保護費」的邏輯也是一樣,川普當然是心中認知應該這樣做,不然美國為何要保護台灣?畢竟川普上一任時,針對駐韓美軍的分攤費用,就要求韓國出資50億美元,遠高於南韓在上一份協議中同意的10億美元,川普在十月中受訪時也提到,當時他先讓韓國支付20億美元,第二年再提高至50億美元時,韓國表示為難,但他向韓國表達「你們需要付出代價」 ; 以南韓的例子來看,更能發現川普是個務實主義者,而且他確實也會朝其心之所向步步落實,特別在兩岸關係緊張拉高的當下,川普更能借題發揮,凸顯其論述的合理與正當性,不僅操弄兩岸的權力平衡,更藉兩岸的潛在衝突及矛盾謀取商機,或都在他的盤算中。
其次,在大選過程中的吸睛論述,除了有競選操作的脈絡及「我口說我心」的實際意圖外,到川普上任後,不僅會成為實質議題,更可能成為和台灣談判中的「拉高開價」策略。因為川普深知,台灣除了依賴美國之外,根本沒有選項,畢竟兩岸關係太差,不可能像馬英九擔任總統時期般的在美、中兩強間游刃有餘,現只能在川普設定的框架中和美國進行交易 ; 亦即美方就能藉以掐住賴政府的咽喉、打到「七寸」,川普完全全掌握了主控性,更能在談判中不斷進行策略轉換,來擴大其利益。講得更實際些,如果台灣不希望美國收保護費,那川普勢必就會問台灣說要拿什麼資源來交換?這時他便可能把台積電的議題與保護費一起掛勾來討論,來進一步擴大戰場,而台灣只能在川普所設定的戰場中照其所建立的遊戲規則與其互動,陷入被動的不利情況。
若是川普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要你台灣繳保護費,而針對保護費的談判,台灣籌碼更少,根本沒有說「不」的權利,只能從談判策略上來爭取「少輸為贏」。以談判的「議題切割」鐵律來說,我方或可以將「保護費」議題切成幾塊,來進行籌碼交換,擴大戰術運用的空間,盡量能夠保住一定程度的利益,即便主場仍在美國掌控中 ; 比如何時要開始交保護費?保護費是否不全是以金錢為內容,擴大軍事採購、訓練費、增加國防預算編列等內容,是否也都可以算?要繳多少錢?繳交數額或比例是否不要一次到位,而採可漸次逐年遞增達標?美國又會提供哪些支援或安全的保證?或美方提供援助與安全保證達標,我方才逐次遞增比例與金額?
畢竟台灣沒有選項,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美國的籃子中」,當然只能在川普設定的遊戲規則裡面來爭取起碼的利益,很難跳脫美國設定的結構與框架,除非賴政府願意從兩岸關係著手,來開闢另外的選項,藉以平衡美國的權力 ; 但現今兩岸關係跌落谷底,雙方互不信任,甚至潛在衝突都有拉高的可能,要累積善意只怕不易,特別是總統賴清德將「抗中」作為連任戰略的當下,又怎可能放緩既定步驟?但問題是,川普上台在即,甚至對台磨刀霍霍,賴政府就算無法在兩岸關係上尋求突破,獲取選項來制衡,好歹也得找出其他能有效因應川普攻堅的回應策略,在台灣與美國利益間取得平衡,要不然護國神山台積電讓川普予取予求,保護費的事更搞到喪權辱國的話,賴清德的連任或許也只能謝謝再聯絡了。
●作者: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