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是24節氣裡「立冬」,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為黃經225度,通常會落在國曆的11月7日至8日,而「立冬」的到來也就表示冬天要開始了。以前農耕社會,會利用立冬這天好好休息,並用豐盛的食物來補充體力,順便一年來的辛苦,於是有了「立冬補冬」的習俗。要怎麼補才不會補錯?
中醫師王大元提醒:手腳冰冷為陽虛體質,常見的酸辣湯就有溫補效果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大元醫師提到,立冬代表冬天正式到來,陽氣逐漸潛藏,而陰氣始生,草木開始凋零、蟄蟲潛藏,自然萬物將呈現休止狀態。適時的進補可強健體魄、提升免疫力,為往後的健康提早打底,因此有「今年冬令來進補,來年三春能打虎」的諺語。
立冬進補最常出現的有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和藥膳排骨等,食材上的選擇以羊肉、牛肉、雞腿、排骨為主,搭配食補或是藥補進行烹煮。
📍食補:加入韭菜、青蔥、薑片、胡椒、麻油、辣椒或蒜頭等辛溫佐料。
📍藥補:搭配像是黨參、高麗參、黃耆、肉桂、桂枝、當歸、川芎或杜仲等。
但醫師提醒,進補還是要看個人體質決定,才不會愈補愈過頭,可分成兩種體質:
🟡容易燥熱「陰虛體質」→適合涼補
如果平日容易燥熱、大便乾硬、口乾舌燥,屬於實熱或陰虛型的體質,這時候反而要「導滯」或「涼補」,可以選擇木耳、百合、白蘿蔔、海帶、冬瓜、白菜和水梨等食材,才不會適得其反,愈補愈上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手腳冰冷「陽虛體質」→適合溫補
容易手腳冰冷、大便軟散、疲倦無力或舌頭胖大,屬於陽虛體質,比較適合溫補,像是當歸生薑羊肉湯、十全大補湯、藥燉排骨、薑母鴨等藥膳。此外,常見的「酸辣湯」也是一種溫補食物,可以幫助開胃、促進食慾,其中的胡椒性熱味辛,溫中散寒又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