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賀錦麗誰挺台?學者揭兩人態度 台灣仍有1難題待解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2天,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和共和黨候選人川普選情膠著,目前兩人都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但究竟誰更「友台」吸引台灣民眾關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2024-11-04 09:48:22
美國總統大選邁入倒數,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兩人選情膠著,戰局撲朔迷離。美選結果攸關美國對中態度,甚至會影響到台海局勢,目前不論是賀錦麗還是川普,都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但究竟誰更「友台」?更是台灣民眾關心的焦點。有學者指出,台灣面對的難題是讓新任美國領導人看見台灣的價值,了解台灣除了晶片領域,還有其他合作可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BBC中文網報導,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在上台以來,曾四度公開表態願意協防台灣,但賀錦麗並未展現出類似的堅定態度。她日前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節目《60分鐘》的專訪,被問到「如果中國武力攻台,是否會動用軍事力量協防台灣」,她僅表示「不會回答假設性問題」,並強調要維持「一中政策」。

重視交易多於外交的川普,在台灣問題上同要抱持模糊立場。他沒有承諾出兵保衛台灣,僅籠統的稱不會讓戰爭發生。他10月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表示如果北京「進入台灣」,就會對中國徵稅150%至200%,又說不會使用軍事力量應對中國對台灣的封鎖。川普在選前還兩度指控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要台灣付「保護費」。

兩名候選人的言論都讓外界質疑美國協防台灣的決心。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美國學者、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向BBC表示,美國作為民主國家,總統得聆聽民意,是否保衛海外國家並非總統一人能決定,這也是為何美國對台採取戰略模糊策略的原因之一,「但我確信,(美國針對台海戰爭)即使不出兵,也有相當強大的跨黨派力量會採取行動。」

1979年由美國國會主導制定的《台灣關係法》,承諾向台灣提供足夠的防衛武器,以抵制任何可能以武力或其他形式的脅迫。拜登政府自2021年上任以來,透過「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 FMF)計畫等途徑,對台灣17度軍售。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宋文笛表示,台灣對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感到焦慮,擔心影響未來的軍售力度,「因為交易主義的美國總統,可能對台灣更趨向軍購的買賣模式,而非拜登近年的軍事採購加上軍事援助的混和模式」。

宋文笛指出,賀錦麗缺乏向拜登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數十年的經驗,也沒有拜登因冷戰歲月形成的鮮明意識形態,她若當選預料將更專注與國内事務,而川普的重商主義(Mercantilism),也意味著美國將重新定位,在國際義務上更退一步。

不過宋文笛也認為,無論是誰當選,台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都不高,一方面是更傾向國際主義的美國總統將嚇阻北京犯台,傾向孤立主義的美國總統會讓北京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他解釋,北京若能更有效地採用非軍事手段加強對台灣的控制,勞民傷財、風險高的軍事手段自然會退為較次選的政策工具。

美國德州山姆休斯頓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分析,基於中國經濟危機和軍事能力不足,在未來數年內北京但台灣將要面對的難題,是如何讓新的美國政府看見台灣的價值,重視台海和平穩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翁履中表示,目前兩人都不了解台灣,讓他們知道台灣的價值不只是晶片,在整個競爭架構中,還有其他合作的功能,「我要強調的是,短期內台海不會爆發戰爭,但這個短期是取決於美國是不是認為台灣是非常重要的。」

最新【2024美國總統大選】報導專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