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視「金庸熱」40週年!「躍馬江湖道」《神鵰俠侶》樹立經典

▲潘迎紫(左)和孟飛主演的《神鵰俠侶》,40年前在台播出締造收視熱潮,主題曲更傳唱至今。(圖/摘自微博)
記者蘇詠智/綜合報導-2024-10-27 13:21:05
金庸武俠小說是華人區影視業者永遠熱中改編的王牌IP,雖然香港電視界早就1970年代後半期已經拍攝過多齣金庸武俠劇,台灣電視圈卻是直到40年前(1984年)才開始正式吹起金庸旋風,其中有不少是受到港劇的深遠影響,尤其周遊製作的《神鵰俠侶》,不止收視熱烈,主題曲「躍馬江湖道,志節比天高」傳唱至今,是歷來各版《神鵰俠侶》最經典的歌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80年之前,金庸小說在台灣被列為「禁書」,因為他曾在左派影業當編導以及作品在左派報刊上連載,根據這些小說改編的影片也不准在台推出,自然不會有電視台找自己麻煩,去拍金庸武俠劇,使得香港電視台搶了先,在金庸劇的製播上擁有主導地位。

▲TVB港劇版《天龍八部》,曾在台視播映,收視破45%,掀起台灣電視界「金庸熱」。陳玉蓮(左起)、梁家仁、石修、楊盼盼、湯鎮業被認為是極出色的選角。(圖/摘自微博)
港劇《天龍八部》炒熱金庸小說在台行情 收視曾飆破45%

中視播映《楚留香》後,港劇在台成了收視常勝軍,3台協議輪流播映。第2輪結束之前,已宣告沒有第3輪的播出,台視在最後一齣能在台灣螢幕上亮相的港劇,挑選煞費苦心,跳過曾在台造成收視轟動的《天蠶變》之續集《天龍訣》,而相中金庸小說改編的《天龍八部》。

此時已是1984年(民國73年),金庸小說在台已解禁3年多,《天龍八部》成為首齣在台主打「金庸作品」的電視武俠劇,曲折的劇情、豐富的人物塑造,果然把台灣觀眾的心都抓住,收視飊破45%大關,穩坐3台之冠,使另外兩台的高層也對金庸小說開始感到興趣。

而早在台灣之前已陷入「金庸熱」的香港,則在《天龍八部》後,推出了收視更傲人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把黃日華、劉德華等TVB「五虎將」一一捧上大牌寶座。雖然他們主演的這些金庸劇,台灣的3台已無法公開播映,卻透過正紅遍全台的錄影帶租看這個方式,繼續攻進各地觀眾家中的電視螢幕,他們在台灣的知名度亦居高不下。

因此腦筋動得快的製作人,如「阿姑」周遊,就想到何不趁港劇炒熱金庸劇的行情,開拍台灣的版本,又不用擔心不能播,也已經透過港劇打響招牌,沒看過港版的觀眾也會好奇來瞧一瞧台版,因而選中在香港最有話題的《神鵰俠侶》作為她的金庸武俠劇第一炮。

阿姑版《神鵰俠侶》換女主角更紅 收視打響週日武俠劇招牌

周遊《神鵰俠侶》在中視製播,本來打算用電影小生出身的孟飛,搭配在綜藝節目《歡樂假期》擔任助理主持的新人袁平,不料袁平初嘗古裝武俠劇演出,動作身手的表演實在難勝任,後來改由剛好在台灣主演家庭喜劇《一加一不等於二》翻紅的潘迎紫接手,她那時已35歲,比原作小龍女大了快1倍,卻仍有張娃娃臉,加上年輕時在邵氏磨出來的專業能力,使她吊起鋼絲時比別人都飄逸、美麗,被認為是「飛得最美的小龍女」,收視也開出大紅盤。

▲李小飛曾在台灣拍攝的《鹿鼎記》中飾演韋小寶,初期收視3台冠軍。(圖/摘自微博)
中視週日武俠劇的招牌因此打響,周遊接下來製作《鹿鼎記》,也是考慮到TVB梁朝偉、劉德華合演的港劇《鹿鼎記》,錄影帶亦是紅遍全台,所以再打電影小生牌,以李小飛扮韋小寶搭配周紹棟的康熙,韋小寶的7個妻子用中視旗下潛力小旦陳玉玫、應曉薇等飾演,反而真假太后請來重量級的胡錦扮演,剛開始順利承接上一檔《神鵰俠侶》的觀眾,收視勇冠3台。

金庸打金庸 《鹿鼎記》對戰《倚天屠龍記》收視發展奇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中視接連推出金庸武俠劇拿下收視冠軍,台視出奇招「金庸打金庸」,同時段推出《倚天屠龍記》,由曾在華視作出經典武俠劇《保鑣》的陳明華掌舵。光以作品人氣度,屬於正統俠義內容的《倚天屠龍記》,自然比插科打諢的喜趣耍寶《鹿鼎記》 更對武俠劇觀眾的胃口,可惜《神鵰俠侶》給了《鹿鼎記》極好的收視基礎,台視一下子無法超越,播出了數集《倚天屠龍記》收視始終在《鹿鼎記》之後苦苦追趕。

▲劉德凱扮演的成年張無忌一出現後,台視《倚天屠龍記》的收視就大幅提升,爬到3台第一。(圖/摘自YouTube)
好在《倚天屠龍記》因為結構特殊,主角張無忌長大成人後主戲才開展,真正的男主角劉德凱在全劇演到1/3後才正式出場,從他一現身,收視也大振,和中視距離大幅拉近,甚至反敗為勝,但不管是《倚天屠龍記》還是《鹿鼎記》奪冠,都證明了金庸小說的市場魅力,在台灣終於打破過去「古龍獨大」的態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