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太新戰略曝!專家深度解析「新南向政策PLUS」

▲ 《展望新南向:我們該如何想像與理解新南向政策+的新藍圖?》講者合照。(圖/台亞基金會提供)
國際中心賴正琳/綜合報導-2024-09-24 17:13:32
由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台亞會)與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及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展望新南向:我們該如何想像與理解新南向政策+的新藍圖?》論壇,於9月19日下午在國立政治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本次論壇聚焦於新南向政策加強版(「新南向政策+」或「NSP+」)的意涵與藍圖,邀請學界、政界及智庫的專家學者與談,吸引逾70名與會者參加,共同為台灣未來的外交與區域合作策略獻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 2016 年以來,台灣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已取得豐碩成果。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多次強調將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並進一步深化與南向國家的合作。本次論壇針對此一政策方向的延續,針對「新南向政策+」的內容進行深入探討,並就該政策與印太戰略的協同關係展開討論。

論壇講者包括:吳志中大使(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蕭新煌教授(台亞會董事長;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執委會主席)、楊昊教授(政大東亞所教授;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台亞會執行長)、王信賢特聘教授(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代理主任)、林義鈞教授(政大國發所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代理副主任)、董思齊博士(台灣智庫副執行長)及薛健吾教授(政大東亞所教授)。

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大使點出新南向政策在現今局勢的戰略必要性。吳大使首先分享其在歐洲的面面觀,指出台灣重要性早已超越了幾年前的預期,「世界看台灣的眼神不一樣了」。 他指出許多歐洲國家都有印太政策,對亞洲地區的關注已明顯增加,而台灣的「經濟」與「軍事」發展與國際經濟體牽一髮而動全身, 也讓各國高度重視台灣,「兩岸關係已經國際化」,從各國對台海重視達到「空前的高峰」、頻繁進行軍演即可得知。

吳大使表示,現在是台灣崛起的時代,「而台灣崛起的時代是大家歡迎的,因為台灣的崛起對世界是有貢獻的」。在世界已經矚目台灣的情況下,台灣的下一步就是要與各國進行「實質化」合作,台灣應該善用「新南向政策+」,將台灣與新南向國家關係轉化為「實質化」的成果,在過程中扮演維護區域和平的要角。

台亞會董事長蕭新煌教授表示,新南向政策是台灣的「印太戰略」關鍵的一環, 賴總統也已數次公開表達支持推進此政策的延續。蕭教授進一步指出,「新南向政策+」具有四個加強(+)內涵,分別為加強「投入」、「加強跨部會協調」、「加強合作影響力」,以及「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

第一是台灣應強化與新南向國家經貿外交上的交流;第二,透過政府、企業與公民社會之間的合作,形成更緊密的「公私民協力夥伴關係」(PPPP)模式以加強政策實踐力道;第三,在各部會領銜的旗艦計劃取得的成果之上,繼續學術、衛生、農業、防災等領域實質成果;第四,呼應美國、日本、歐洲等多國的印太戰略外,以「新南向政策+」作為台灣的印太戰略,強化台灣安全「不可或缺」(indispensable)的地位。 

台亞會執行長楊昊教授針對「新南向政策+」提出三個部分進行討論。 首先,楊教授表示新南向政策「以人為中心」,其戰略非僅局限於以往的過度依賴戰略平衡,而是透過Commitment (投入)、Communication (跨部會溝通)、Common Interest(共同利益)的方式透過人與人的交流進行「認同重塑」,塑造新興亞洲區域認同。

第二、楊教授表示「新南向政策+」將以「走廊」的概念延續,將原本許多單點的合作擴展為具有網絡性與實質性的多元化合作,其中希望由政府領銜推動數位科技與半導體、公衛、韌性防災等三條走廊,並借由民間力量推動智庫、青年、NGO等三條走廊深化社會連結,一同構成「新南向政策+六道走廊」的藍圖。最後,楊教授期盼通未來能透過六道「走廊」模式,開啓亞洲區域對話和一起協力的可能性。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博士表示他見證政策的三個重要發展階段,從2016逐步推動多項重點成果至今政策具體化成為行動方案。董博士指出,台灣在印太戰略中的定位十分特殊,既是東北亞也是東南亞的「樞紐」,並強調台灣作為「中型強國」,具備安全、民主與產業安全供應鏈等三大核心優勢。他強調台灣智庫近期持續在台灣「四維外交」策略上——外交 (diplomacy)、情報 (intelligence)、軍事(military)與經濟 (economy)——與區域內國家進行深度合作,以回應外交部提出的「總合外交」的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繁榮(Prosperity)三大支柱。

董博士同時也提到,新南向政策在推動過程中面臨來自中國的壓力,如何讓東南亞國家更加放心仍是政策的重要挑戰。為此,在「新南向政策+」下,應繼續透過智庫及學術等公眾外交管道分享「台灣經驗」,增進台灣與鄰國的認識,推動區域內共同繁榮、互惠互利發展。

政大東亞所薛健吾教授表示要擘畫「新南向政策+」的新藍圖,可以先瞭解新南向國家的國家利益是什麼,再從中嘗試尋找「新南向政策+」的切入點。薛教授指出,東協國家重視的是「開放」(open)和「包容性」(inclusiveness),近幾年東協國家更希望在中美競爭中保持良好的平衡,不過他們雖然希望與中國友好,但同時希望保持「自主性」。

在這方面,台灣與新南向夥伴國家的利益如何契合,薛教授表示,需要透過建立多邊組織及強調「以人為本」的合作方式,確保東協可以在保持自主性的基礎上,尋求契合雙方利益的合作模式。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代理副主任林義鈞教授回顧了新南向政策的歷史淵源及其現行亮點與成就。他指出,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作為最早倡議新南向政策的智庫,其歷史可追溯至1956年。該中心持續透過《問題與研究》收錄關於南向與新南向政策的文章。林教授強調,新南向政策研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自1956年以來,已有91篇關於東南亞的關鍵研究文章及7篇與南向、新南向政策相關的文章,這些研究展現了台灣在東南亞研究領域的深度與廣度,並標誌著東南亞研究的「第三波高峰期仍在延續」。林教授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學者投身於新南向政策的研究。

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王信賢代理主任指出,隨著美中競爭日益激烈,台灣在此地緣政治環境中必須提出「台灣的觀點」。

他強調,新南向政策的研究不僅是學術探討,更是「攸關國家命運」的重要課題。因此,政策分析體現了「社會責任」,學術單位有責任站出來,提供台灣的國際觀點,因此本次論壇也與教育部標竿計劃合作辦理,期望更多學者加入研究。

此次論壇深入探討了「新南向政策+」的未來發展,並促進了台灣與印太國家合作的新思維與互動模式的想像。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政策對於提升台灣的區域影響力至關重要,並期盼政府持續推動,以創造更多國際合作的機會,為台灣未來的外交與經濟發展鋪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展望新南向:我們該如何想像與理解新南向政策+的新藍圖?》現場。(圖/台亞基金會提供)
【關於台亞會】

作為新南向政策的智庫與過去八年來協助台灣新南向政策的領銜民間推手,台亞會對於新南向政策+的倡議與推廣有著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台亞會也期盼政府未來的新南向政策能在良好的既有基礎上有所延續,並在賴總統對於台灣的未來所提出的宏大願景中更有創新。台亞會也會強化對新南向智庫走廊、青年走廊與NGO走廊的倡議與推進,持具扮演好行動智庫(think and do tank)的角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