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台北市松山信義區議員許家蓓今(18)日傳出病逝,死因爲罹患「子宮內膜癌」,享年48歲,消息一出震驚政界;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承翰表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歲至70歲,其中停經婦女又占多數,風險族群包含
肥胖、糖尿病、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未生育過、停經後使用雌激素賀爾蒙補充等,要特別注意並定期檢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子宮是梨狀器官,位在女性的骨盆腔內,子宮璧由三層組織構成,最內層的就是子宮內膜,當女性到了生育年齡,子宮內膜每個月就會增厚一次準備讓胚胎著床,如果沒有懷孕,增厚的子宮內膜就會剝落,形成月經,
子宮內膜癌就是從子宮最內層所長出來的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可能沿著血流、淋巴管跑到肺臟、肝臟、及骨骼等。
子宮內膜癌患者快速增加 停經婦女要注意
台灣由於飲食逐漸西化,子宮體癌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根國健署公布108年國人癌症發生資料統計報告,台灣每年有3124例新增的子宮體癌患者,名列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5位。
其中「子宮內膜癌」最常見,年齡中位數為56歲,但有年輕化趨勢,5%發生在小於40歲族群,已超越「卵巢癌」和「子宮頸癌」成為婦科癌症首位。
林承翰指出,子宮體癌中,「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近
10年有快速增加趨勢,好發於50歲至70歲,其中停經婦女又占多數,子宮內膜癌早期症狀多以「停經後陰道異常出血」為主,停經前的徵兆則包括,經血莫名增多、月經出血期過長或不正常出血,有些病人同時會有貧血、倦怠及下腹疼痛等症狀。
子宮內膜癌是婦女殺手 5族群最危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承翰說明,子宮內膜癌出現後,如果癌細胞擴散到子宮以外的器官,預後非常差;特別要提醒
「肥胖」、「糖尿病」、「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未生育過」、「停經後使用雌激素賀爾蒙補充者」等族群,平時應定期透過「經腹部或經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
林承翰提醒婦女們,
如果停經1年突然出血、陰道異常出血,任何年齡層都要注意,千萬不可輕忽,此外,切勿自行服用「賀爾蒙藥物」,或購買來源不明的補品,如有服用乳癌藥物的病人,在使用半年至1年期間,也應至婦產科門診例行追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