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奪牌選手為何愛咬獎牌?揭背後真相 和「這群人」有關

▲李洋、王麒麟組成的羽球男子雙打組合「麟洋配」,勇奪巴黎奧運金牌,實現衛冕,在場上開心咬金牌合影。(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記者賴禹妡/綜合報導-2024-08-08 14:07:38
2024巴黎奧運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目前中華隊已摘1金、4銅獎牌,再加上「台灣女拳王」林郁婷今(8)日晉級金牌賽,台灣保底就有6面獎牌。而在奧運奪牌的運動員,在場上拍照時總會出現「咬獎牌」的動作,也讓不少人好奇原因為何?事實上,這大多都並非運動員自發性「咬獎牌」擺Pose,而是為了滿足捕捉第一手畫面的攝影記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奧運得主「咬獎牌」傳統起源

1896年雅典初代奧運,冠軍並非是得到金牌,而是銀牌及桂冠,1900年次屆法國巴黎奧運,多數得獎選手都是拿到獎盃,直到1904年美國聖路易奧運,才開始有金牌、銀牌、銅牌的獎牌設定。不過,由於一戰過後,黃金變得較為稀缺,獎牌的含金量也隨之減少,而是以部分銀、銅取而代之。

在早期,測試金屬多半使用啃咬方式,若純金便是柔軟且可塑性的金屬,能留下咬痕就多半是真金。不少人推斷,奧運獎牌得主會啃咬獎牌的傳統舉動,可能就是因此發展而來,之後才逐漸變成傳統。

▲巴黎奧運羽球男子單打賽事,來自泰國的23歲好手Kunlavut Vitidsarn奪得銀牌,替泰國羽壇締造新歷史。(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現代奧運得主「咬獎牌」背後真相

然而,國際奧林匹克歷史學會主席沃勒欽斯基(David Wallechinsky)在2012年對媒體稱,運動員們擺出咬獎牌的姿勢拍照,起源與場邊攝影師有關。他透露,攝影師們將這當成經典的一幕,「對這個動作如癡如醉」,他不認為運動員們會自發性地這麼做。

奧運田徑金牌得主哈波涅森(Dawn Harper-Nelson)也曾證實,只要一拿到獎牌,面前的攝影師就會熱情十足地對選手大喊「笑啊!」、「快咬獎牌!」正因為這些頂尖運動員擺出這個標誌性的動作,才讓照片更有可看性,成為4年一次奧運必見的熟悉畫面。

奧運只給過3次純金金牌

事實上,奧運出現過3次純金金牌,分別為1904年美國聖路易奧運、1908年英國倫敦奧運及191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奧運。當時金牌得主拿到手的就是純金製成的金牌,但在那個年代,奧運憲章規定還沒有如今這麼嚴謹,所以獎牌尺寸也比較小。

如今,根據國際奧會的憲章規定,奧運獎牌的材質與比例不得改變,奧運金牌是由92.5%比例的純銀製成,並在外層電鍍上6公克的純金,重量則為244.5公克,銀牌則是269公克、銅牌224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的巴黎奧運找來法國皇室御用珠寶商 Chaumet操刀設計,金牌製作成本大約坐落在950美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更多「2024巴黎奧運」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