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媽媽產後為母乳不足、擠乳困難大傷腦筋,為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學部推出通乳茶即飲包,針對排乳不暢、乳房有腫塊的乳腺炎患者,可促進乳房組織暢通並緩解脹痛,另推出增乳茶,可補養氣血,有助通暢乳管、增加乳汁,民眾若有不同性質的產後乳房問題,可由中醫師進行診療後視狀況與需求開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婦科主治醫師陳慈玉說,在中醫觀點中,母乳為氣血所化生,當身體具備足夠氣血,即可產出營養豐富的母乳,但懷孕與生產會消耗媽媽大量氣血,尤其在產後初期,產婦胃口仍差,體力尚未恢復,睡眠也常不佳,若產婦本身又屬虛寒性體質,或生產過程發生額外疾病或突發身體狀況,使產後更加虛弱,便會影響母乳分泌量。
奶水供應不及時,產婦需要充分休養,搭配補養氣血的中藥,可促進身體復原,也有助奶水分泌,產後坐月子調理中便涵蓋許多調養氣血以助泌乳的概念。
此外,針對常見的乳腺炎,陳慈玉則說,中醫稱為「乳癰(音同庸)」,指乳房組織氣血壅滯,統計約10%哺乳媽媽有乳腺炎,多發生於產後3個月內,尤其產後4~6周為高峰期。
陳慈玉表示,產後身體多虛多瘀,尤其坐月子期間,不少媽媽身體虛弱,有些會怕冷,局部乳房卻有腫塊、熱脹、疼痛等發炎現象,同時還要考慮哺乳順利與否,但這些複雜情形經中醫辨證綜合考慮病程病況、媽媽體質與恢復狀況下,均可獲得緩解。
對於中醫用藥,陳慈玉指出,有些乳腺炎症狀輕微,稍加休養調理可迅速痊癒,但也有些症狀嚴重且容易反覆發作,經多種治療考量,有清解、消散、疏通、補養等治法,達到清熱解毒、消散腫塊、疏通經絡且顧護氣血的目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紅腫熱痛較明顯,可選用蒲公英、連翹、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物,如有腫塊阻塞則可考慮選用路路通、通草、王不留行等藥物加強疏通乳房組織效果,而柴胡、青皮可疏理肝經的氣血,另天花粉、麥門冬有養陰、增加津液的作用,可降低黏稠度、增加奶水流動性。
陳慈玉提到,考慮產後氣血不足,也會視情況加入黃耆、黨參、當歸等補養氣血的藥物,以加速復原、降低復發機率;若乳腺炎發作多次,乳房遺留瘀結或色素沉澱,則可用當歸、川芎、赤芍等活血散瘀藥物消散瘀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