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沾滿血!工程師以為痔瘡「半年就過世」 醫嘆:檢查已經癌末

▲一名37歲工程師平時有血便的困擾,起初他誤以為是痔瘡,想不到拖了半年已是大腸癌晚期,甚至擴散至腹腔。(示意圖/記者陳明中攝)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2024-07-08 10:01:41
一名37歲工程師平時有血便的困擾,上完廁所馬桶常被血液染紅,不過他卻認為只是痔瘡作祟,半年後才前往就醫,想不到大腸鏡才剛從肛門口進入,醫師就發現「整片腫瘤」,並診斷為大腸癌且擴散到腹腔,患者再過半年就遺憾離世,大腸癌不僅曾連續15年成為台灣癌症發生人數之首,近年也有年輕化趨勢,醫師也列出7大症狀,提醒民眾當自覺異常時,務必儘速就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近日在節目《健康晚點名》中分享,門診曾遇到一名37歲電子業工程師,自述已經血便一段時間,起初他焦慮的急問廠護(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對方向他推斷「大部分是痔瘡」,於是工程師嘗試透過藥膏減緩,但怎麼擦都不會好,

蕭敦仁說,工程師忍受血便半年後,終於來照大腸鏡,怎料「才一進去肛門口沒幾公分,幾乎整片都是腫瘤,一切片果然是大腸癌」,且癌細胞已擴散到整個腹腔,外科醫師透過開刀也無能為力,患者在半年後就過世。蕭敦仁提及,雖然糞便潛血大部分都是痔瘡,但呼籲國人不要抱持僥倖心態,有異狀就要即時照大腸鏡,盡快揪出病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程師忍受血便半年後,終於到門診照大腸鏡,想不到一進去肛門口沒幾公分,幾乎整片都是腫瘤癌症。(示意圖/取自pixabay)
胃腸肝膽科醫師吳宗勤表示,就算不菸不酒,現代人仍可能有息肉或大腸癌出現,年輕人也常忽略或誤解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對此他也提出,若出現6大警訊,務必要儘早就醫諮詢。

⚠️血便:若出現血便或排便後衛生紙上有鮮血,在年輕族群的最常見原因還是痔瘡,但如果外塗內服藥物都效果不佳或持續出現血便,就要懷疑是否和大腸癌有關。

⚠️ 排便習慣改變:如果本身有便秘或腹瀉困擾,卻突然改變排便習慣,從「三天上一次廁所」變成「一天三次」,或「一天三次」變「三天一次」,透過藥物治療與飲食調整後,排便仍然未改。

⚠️腹脹合併排便困難:若出現反覆腹脹,或排便突然很不順,甚至幾乎排不出來,可能是和大腸癌有關。

⚠️長期腹瀉合併絞痛:原本只有白天或壓力下才出現的腸躁症腹痛腹瀉,變成連晚上睡覺或放假時都出現腹瀉不適。

⚠️糞便變化:若糞便中出現粘膜、變細、甚至油脂浮在水面,持續且惡化,因立即就醫。

⚠️新發現的缺鐵性貧血,但女性已經停經或月經量不多,男性排除泌尿道出血或內出血以及慢性發炎等等問題,要考慮腸胃道出血,或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缺鐵性貧血。

此外,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也說明,由於飲食西化、食品添加物等因素,大腸癌發生的年齡也逐漸年輕化,「早發型大腸癌」的評斷標準為「診斷時小於50歲」,由於全球案例愈來愈多,美國也建議將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到45歲,「飲酒」更成為大腸癌出現早發性的一大主因,風險直逼1.2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