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連日發布黃色、橙色高溫燈號警報,而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今(13)有8人因熱傷害(中暑、熱衰竭等)就醫,光是今年4月熱傷害就診就高達231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倍以上,今年夏天外出要注意防曬,降低熱傷害的風險。外出時很多人會避免穿「黑衣」,兒科醫師提醒,除了顏色的選擇很重要,衣服材質也是關鍵,應避免不透氣的材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體在天氣溫度高、濕度高的環境下,當汗水排不出體外,且水分攝取不夠時,會讓體感溫度隨著升高,增加熱傷害的風險。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7、8月的暑假期間是中暑的高峰期,其中又
以5歲以下的孩子為高風險族群,禾馨醫療小兒科巫漢盟醫師解釋,因為小孩汗腺還沒發育成熟、適應熱的能力較弱,再加上新陳代謝快,皮下脂肪多、血流量少血液循環較差,造成產熱速率高、排汗速度慢,因此更容易中暑。
不少家長認為要到戶外活動要避免讓孩子穿「黑色」,減少熱傷害,巫漢盟醫師表示,研究發現,確實「黑色」衣服比較容易吸熱,而吸熱多自然增加中暑的機率,但並非只有黑色,深色都有可能有吸熱現象,例如深藍色、深紫色都有可能增加風險。此外,巫漢盟醫師提到,現在衣料材質逐年改進,吸濕排汗的效果也都比以往傳統衣料來得好,選對的材質比穿對顏色更重要,也更能預防中暑。
如果在戶外中暑,巫漢盟醫師有4件事提醒:
▪︎請務必立即將孩子帶到陰涼處,設法降低體溫鬆脫衣物。
▪︎用「溫水」擦拭身體,以及搧風來降低體溫。
▪︎如果孩子意識不清、不要強行灌水,等意識清醒再補充水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狀況沒有改善,則應儘速送醫。
衛福部指出,熱傷害定義包含「熱及光之影響」,有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鹽份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等,以及「過熱」,包括氣候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人為因素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