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陸續以不符合國際慣例與科學原則的理由,暫停台灣鳳梨、釋迦、柑橘類、石斑魚、白帶魚、油料、穀物等多項產品進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常年位居第一,在蔡英文上任前期,這樣的排名次序也未改變,但在2021年台灣的鳳梨、釋迦、蓮霧等水果,陸續遭中方以檢疫為由禁止輸入,該事件促使台灣政府積極開發市場。包含透過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以及經濟部的台灣食品全球GO計畫,將日韓、新馬東、美加、泰越菲及歐洲等列入產品重點方向,才稍微扭轉了過於依賴中國的情況。
蔡英文在執政前曾說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糖衣毒藥、若執政將發動廢止ECFA公投,在執政八年來時常被在野的國民黨拿出來嘲諷雙標,而親綠的社群粉專隨即就以民進黨執政之下只有糖衣沒有毒藥、在貨貿和服貿破局後ECFA形同半殘等說法反擊。
綜觀蔡英文最近一次在今年元旦談話談及ECFA,她認為,以現在的規模來看的話,ECFA經濟效益是有限的,分散風險,布局全球仍是未來產業要走的路,不能再走回依賴中國的老路,這句話聽來振奮。
然而,陸委會主委詹志宏直到今年四月底,面對中國揚言對ECFA早收清單採取進一步措施時,卻都還持續表示,ECFA不只是對台灣企業有利,對兩岸企業都有利,這是相互的。台灣的半成品、零組件運到中國,他們的企業生產製造後做內銷或外銷,這對兩岸都是有利的,如果要懲罰一方,就是懲罰雙方相關企業。
用一句談論政治時很常出現的用詞,「長大了」,過去八年民進黨和蔡英文確實也都長大了,了解有些話再也不能如同在野時說的那麼滿或如此絕對,需要一些可操作空間,在兩岸經貿上保持小程度的灰色地帶,以防經貿分籃移轉過程,跟不上協議瞬間單方面中止造成的經濟不確定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