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約60歲男性平常健康狀態不錯,最近卻經常覺得胃悶悶的,還有灼熱感,且不時會腹脹、打嗝,偶爾飯後還覺得噁心,本想說是否一般胃食道逆流,但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調整飲食習慣並接受藥物治療,症狀才明顯改善,呼氣試驗也呈現陰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彥中說,現代社會壓力大,加上飲食受歐美文化的影響,許多人都有腸胃道問題,例如腹痛與腹脹等,這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胃炎、胃潰瘍引起,但也不能排除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國外研究顯示,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很普遍,全球估約50%人口曾感染,而台灣研究指出,國人胃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為3成,其中原住民高風險地區的盛行率可達 6 成,且好發於 50 歲以上,男性發生率則為女性1.6倍。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超過8成無症狀王彥中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於胃及十二指腸內,感染者超過80%沒有症狀,但某些人會出現胃粘膜發炎,約2成會進展成慢性胃發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進而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體重減輕、打嗝、黑色糞便等症狀,若未治療,日後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機率將大幅上升。
針對根除胃幽門螺旋桿菌,王彥中說,目前第一線治療建議使用鉍劑四合一10~14 天,或14天的非鉍劑四合一療法,而針對克拉黴素抗藥性較低的地區,則可使用 14 天的三合一治療作為替代,可達 83~90%以上的療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彥中也說,少數病人服藥後,會有頭暈、腹瀉、口中金屬味、過敏等副作用,但停藥後,相關不適現象都會消失。
胃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傳染,同住家人可篩檢在治療完成4週後,通常會以呼氣試驗確認胃幽門螺旋桿菌是否仍存在,若第一線治療失敗,將使用其他種類抗生素進行第二線治療,包括含鉍劑及含左旋氧氟沙星的四合一療法,分別可達 93%及 90%根除率。
王彥中提醒,胃幽門螺旋桿菌為經口傳染傳播,治癒後,仍要注意個人生活型態與環境衛生,家庭內的交互感染也得提防,因此同住成員亦可考慮接受篩檢,以降低新感染或再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