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名73歲男性有高血壓病史大約20年,雖服用高血壓藥物但控制不佳,另因脊椎疼痛問題,長期服用止痛藥,經腎臟病篩檢意外發現蛋白尿;另一名37歲上班族女性,無慢性病史,經常久坐及外食,更經常藉酒抒發壓力,經篩檢才意外發現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在醫師建議下調整生活型態,追蹤檢查數值已恢復正常。奇美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黃筠婷呼籲,透過定期篩檢,民眾可及早發現腎臟健康警訊,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遠離慢性腎臟病的威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奇美醫院腎臟科統計,2023年9月至12月共有669位民眾參與「腎臟病篩檢及提升意識計畫」活動,其中男性227位(34%)、女性442位(66%),年齡層以60至70歲最多(共146位)。慢性腎臟病相關危險因子篩檢結果顯示,腎絲球過濾率(eGFR)小於60 ml/min/1.73m2(正常值100至120 ml/min/1.73m2)者39位、蛋白尿者92位、血尿者194位、尿液中有變形紅血球(dysmorphic RBC)者4位。
奇美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黃筠婷指出,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也隨之升高,無論在全球或台灣都是重要的健康議題,其會增加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亦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貧血、骨質疏鬆與骨折等。當腎功能持續惡化,進展成末期腎疾病(ESRD)時,則須長期接受透析治療以維持生命,對國人生命、身心靈、以及健保醫療資源造成的負擔甚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慢性腎臟病已造成世界各國公共衛生的重大影響,但黃筠婷說,一般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認知仍極其有限,美國、台灣與中國均有研究顯示,罹病者對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低,民眾往往處於慢性腎臟病或末期腎疾病的風險之中而不自知。慢性腎臟病不僅是單一疾病的醫療照護問題,在疾病預防、治療甚至社會文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慢性腎臟病防治上,如何在慢性腎臟病早期即診斷出來,並且及早預防其進展到末期腎臟病,增加民眾的認知率以及罹病者之知曉率,是防治慢性腎臟病的重點。
黃筠婷提到,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原因,最常見者為糖尿病與高血壓,此外,腎絲球腎炎也是引起慢性腎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其他常見危險因子包括肥胖、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痛風、抽菸、運動不足、水分攝取不足等因素。她呼籲,透過定期篩檢,民眾可及早發現腎臟健康警訊,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遠離慢性腎臟病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