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選票向中靠攏?立陶宛總統態度又轉彎 稱「台灣代表處應改名」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近日表示,他認為代表處應遵照國際標準,使用「台北」稱之,因而引發熱議。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2024-05-08 14:32:28
立陶宛在2021年11月時,同意以「台灣」而非「台北」的名義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導致北京和立陶宛關係緊張,甚至對立陶宛實施貿易封鎖。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7日表示,他認為代表處應遵照國際標準,使用「台北」稱之,希望能藉此改善與中國關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彭博社》報導,瑙塞達表示,雖然他認為立陶宛在台灣設立代表處一事上「原則上是積極態度」,但代表處應遵照國際標準,採用「台北」而不是「台灣」,以化解與中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瑙塞達稱,「這項調整是立陶宛與中國外交關係正常化的訊號。」

瑙塞達這番言論恰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歐之際,但他過去以來立場反覆。在2022年時,他曾稱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但他也曾力抗北京施壓,甚至表示支持台灣自決權,也因為中國與俄羅斯是盟友,而稱中國為「威脅」。

報導指出,立陶宛本月12日將進行總統大選,7日開始提前投票。瑙塞達正在爭取連任,不過與之立場相反的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則呼籲,各國應該結成聯盟,來對抗中國的「經濟脅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瑙塞達的建議也受到,競選對手、現任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痛批,指出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的名稱,是台灣人自己選擇的,他們依循國際法,在道義上有正當的權利。

立陶宛總統選舉,由贏得過半數選票的候選人勝出;但如果第一輪投票,沒有候選人贏得過半選票,就要再舉行第二輪投票。現任的瑙塞達雖然支持度最高,但沒有過半數,而席莫尼特急起直追,進入第二輪投票的機率非常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