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銘/海軍備役中士、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學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逢總統大選,社會上總是會出現各種對憲政運作的質疑聲浪,幾乎都聚焦在責任政治歸屬不明的問題,最常出現的情況是在野黨總統候選人幾乎都表態支持內閣制,而執政黨總統候選人則表態支持半總統制(總統國會制),但只要政黨一輪替,就會換一個位子換一種表態,且由於修憲門檻提升,關於內閣制、總統制的討論最後經常淪為假議題,於選後便不了了之,直到下一次總統大選又重啟討論。
有一種方式,既不必透過修法,也不必透過修憲,即可使我國的國會、內閣運作起來,更具有內閣制的樣貌,更能釐清責任政治歸屬,那就是效仿英國西敏寺的影子內閣。
眾所周知,英國的影子內閣指的是在野黨於國會中特別安排一群對各項議題較有威望,且學有專精的國會議員,來針對執政黨的各內閣部會做相較於普通國會議員有更高調、更深入細節的辯論,比如擔任影子國防大臣的在野黨國會議員,主要就是負責監督英國國防部、國防大臣,並藉質詢的機會,闡述自己若是內閣成員,會有什麼樣的立場與作為,以期許未來能就任國防大臣。
以下是筆者所設想的模式:
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皆列出34名不分區立委名單,各黨不分區名單中,依照各黨認為最重要到次重要的內閣部會做名單上的排序,比如第1名排院長人選、第2名排副院長人選、第3名排經濟部長人選……第16名排環境部長人選(當然也還可以加入內閣的各委員會主委)。且在公告名單的程序上,應先在黨內產生第1名的不分區立委人選(準行政院長),然後由該黨總統候選人、第1名不分區立委人選,以及政黨內決策機關共同商討後續內閣人選,最後排入不分區立委名單,並公告使選民了解各不分區名單人選排序所對應的內閣部會。
然後各黨總統候選人須在政見中向選民保證(包含競選公報),假如當選總統即會依照所提不分區名單人選中所對應的內閣來組閣。
假設2028年民進黨不分區名單如下:
第1名(閣揆):卓榮泰
第2名(副閣揆):鄭麗君
第3名(經濟部長):郭智輝
…
第16名:彭啟明
若民進黨在2028年連任總統,就應按照承諾依不分區名單組閣(除遇特殊情況,否則不應違背承諾),民進黨所列的前16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則可以在大選後宣布放棄就職立委,改由不分區名單排序較後的候選人往前遞補就任立委。
如此就算在2028年時,民進黨在國會依然不是多數黨,也還是極具自行組閣的正當性,原因在於選民是在預先了解總統候選人承諾的組閣名單後才投下總統選票,因此可視為是全國的公民直接對未來的內閣團隊做出信任投票。
這時候沒有當選總統的國民黨與民眾黨所提的不分區前16名就成了影子內閣,假設只有當選13席或8席,那後3席或後8席所安排對應的內閣部會,本來也是國民黨或民眾黨在選舉前就認為較次重要的部會,而前13席或前8席就應依照當初的內閣排序去監督對應的部會,比如國民黨在選前安排不分區第8席對應的為國防部長,但未取得執政,那選後第8席的立委就會成為影子國防部長,並以執政為前提監督國防部。
如果在野黨在立法院安排的這13席或8席的「影子內閣」,監督對應的執政黨內閣部會時,可以展現自身的專業與執政藍圖,則下一屆總統選舉,選民就更有可能因為過去四年影子內閣亮麗的問政表現,選擇相信在野黨的影子內閣也有執政的能力,改而支持原先的在野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國現行的憲政運作下所產生的政治文化中,選民對於總統本人有極高度的政治期待,但是選後能直接影響選民政治期待的卻是行政院,原因是能在行政院開內閣決策會議的只有行政院長,總統只能夠過利用罷黜行政院長與否,或以政黨領袖的身份,以間接的手段干預行政院決策,增加府院彼此意見不協調或產生矛盾的可能性。所以選民如果能在總統大選時,就根據內閣團隊來選擇要支持的總統人選,則更有機會落實選民的政治期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