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29日公布最新家庭財富分配統計,2021年底平均每戶家庭財富為新台幣1638萬元引發討論,不少人驚問:「為何我沒有?」、「是我壓低平均值」。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解惑,大家覺得沒有那麼多錢的原因是,錢已經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了,而且他認為,家庭平均資產1638萬,這數字肯定低估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計總處對於家庭財富的定義包含土地、房屋、汽車、股票等,並以資產減掉負債,也就是淨值的方式呈現。2021年底平均每家庭財富為1638萬元,但中位數僅894萬元,且台灣前20%家庭財富達5133萬元、後20%家庭財富則為77萬元,家庭貧富差距高達66.9倍。
家庭財富每戶平均1638萬!覺得太多是錯覺
平均每戶家庭財富為新台幣1638萬元,數字公布後不少網友質疑真實性,多數驚問:「為何我沒有?」
何世昌解釋,其實很多網友誤會了,大多數家庭的財富數字應該相去不遠,而網友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多錢,是因為錢已經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了。
台灣家庭有錢是靠房地產累積出來的嗎?
主計總處指出,如將土地按市價重評價,2022年底家庭部門淨值 160.02 兆元,其中
房地產計 51.39 兆元或占 32.11%,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35.88 兆元或占 22.42%,有價證券426.09 兆元或占 16.30%。這意味這幾年來國民財富增加主要是靠房價上漲而促成的嗎?
何世昌指出,把歷史資料攤開來看,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房地產淨值在2017年為544萬元,2018年為540萬元、2019年為541萬元、2020年為543萬元,到了2021年為551萬元,即2017~2022國富統計中,每戶靠房地產平均增加的財富不到10萬元。
他認為,近幾年國民財富增加的主因,在於有價證券與現金、活儲等項金額的上升所致。在實際上,台灣人會因房價上漲變有錢,但在國富統計資料裡並未顯現這個特質。
專家:台灣人比帳面上更有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世昌指出,近年房價漲很兇,但國民財富房地產淨額卻幾乎在原地踏步,他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淨值需扣除房貸,扣除房貸後的房地產淨值相對較少。然而,國內多數房產持有人已繳清房貸,而且就算扣除房貸,理論上房地產淨值也不可能漲那麼少。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因素,在於「統計方式」。何世昌表示,主計總處統計的土地資產淨值,並非用市值計價,而是採用內政部的「都市地價」作為計算標準。換言之,房地產淨值若採用市價計算的話,國民財富會更為可觀,而台灣人的財富才會更貼近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