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冷氣也會中暑!一名患者至橋頭馬光中醫診所看診,她表示,最近常覺得頭昏腦脹的,上班都沒有精神,是因為之前地震嗎?經中醫師謝觀顯把脈和問診後才發現,原來患者是得到「冷氣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觀顯指出,中暑在中醫分爲兩種「陽暑」和「陰暑」,而且兩者大不同。「陽暑」就是日頭赤炎炎,但我們卻長時間在這種天氣下工作或運動,且未適當補充水分,而出現頭暈頭痛、倦怠、汗出太多、口乾等症狀;「陽暑」通常也會伴有體溫過高和脫水等情況,也就是大家所熟習的「熱到」或「中暑」。
「陰暑」就是夏天頻繁進出冷氣房,室内室外溫差大尤其溫差5度以上更容易造成陰暑,這種忽冷忽熱的溫差會使皮膚毛孔快速收縮,身體體溫調節和排汗功能失常導致身體發熱卻出不了汗(寒包火)而引起頭昏、口渴、食欲減退、少汗、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腸胃不適等症狀,但症狀通常較爲輕微緩慢。而「陽暑」和「陰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陰暑」的體溫是正常的,也有人稱之為「冷氣病」。
若是真得中暑該怎麼做,謝觀顯指出,如果「中陽暑」,症狀通常較爲迅速,首先要在陰涼處休息和多喝水讓身體降溫,若症狀嚴重則需要緊急送醫。而「中陰暑」治療上是需要經過中醫師的辨證論治才可以開藥治療,「陰暑」的治療原則以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爲主,臨床上多使用藿香正氣散或清暑益氣湯。同時也可以利用針灸或自己多按摩「内關穴」或是「合谷穴」兩個穴道來減輕頭昏、腸胃不適等症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如何預防「中陰暑」,謝觀顯指出,生活方面,不吹冷氣但可以使用冷氣機的除濕乾燥模式。舉例在30℃的氣溫下,濕度從70%降至60%,體感溫度就能下降約1℃,對人體來說,濕度40-60%是人體感受度最佳的。若要開冷氣,則建議把冷氣的溫度設定在比室外溫度低2-3度左右,另外,要特別注意不要坐在出風口,也不要讓冷氣吹到頭部。
飲食方面,則建議可以去中藥房買西洋參3錢,麥冬2錢,五味子1錢,泡300-500cc的熱水來飲用;水果可以選擇西瓜、水梨等清熱降火、止渴的水果,一方面清熱祛溼,一方面可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