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程師遭台積電同事影射「白人種豬」 文化衝擊員工難適應

▲台積電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納州首府鳳凰城設廠,然而台美之間的職場環境與文化衝擊在公司內部產生更大的問題。(圖/取自Pexels)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2024-04-24 20:05:50
台積電本月8日宣布獲美國晶片法案最高可達66億美元的直接補助,同時拍板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第三座晶圓廠,消息傳出後掀起市場樂觀情緒和熱議,不過在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一篇以〈台積電在美國沙漠慘敗〉為標題的長文報導中,卻點出了台積電建廠進度延緩、台美工程師之間來自語言、性別和職場上文化衝突等困境,內文更特別提到了無意義加班文化、對美國工程師的暗地排擠和嘲諷等事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廠進度延緩,第一座廠房量產進度從2024年遞延一年到2025年,在這篇報導當中可以發現,這是許多台積電工程師心裡頭焦慮的主因,另一項困境則是台美工作文化有著嚴重衝突,美國工程師在職場上遭遇嚴重文化衝突,他們抱怨公司僵化且不利於生產制度和追求任務優先的無意義加班文化,台灣工程師則抱怨台積電管理階層對領著高薪的美國員工過度寬容,這些美國同事缺乏使台積電領先全球的奉獻態度與服從精神,同時對落後日本熊本廠感到沮喪。

報導訪問了許多業界相關人士與專家,包含在美國應徵上台積電,並到南科園區居住一年的美國員工、從台灣出發到美國久居的工程師、台積電內部匿名高層、中研院士謝長泰、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訪問學者前立委許毓仁等,值得注意的是,文內特別提到時任美國眾議院長的裴洛西訪台期間,張忠謀曾向這位美國國會議長「上了一課」,警告美國在相關產業會面臨的挑戰,也提醒當地會缺乏製造業人力、而來自台灣的公司管理層恐難以監督美國員工等問題。

其中受訪的美國工程師提到,原先對於進入台積電工作有著美好想像,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職場現實並不符合預期,例如在南科園區工作的他發現同事之間幾乎都以中文或台語進行溝通交流,理論上每個美國員工都會有一個來自台灣的夥伴,一個未來將前往亞利桑那州生活的同事,幫助他們打破語言隔閡融入工作環境,但美國員工透露這些同事要不是過於忙碌無法提供翻譯協助,要不然就是剛從其他生產線轉調,對技術流程還不熟悉。

這些從美國移地至台灣受訓的員工往往只能依賴 Google 翻譯來度過一天,但這種作法並不總是有效,例如專業術語或圖像等Google 翻譯基本上幫不上忙,而員工又被限制將工作內容與資料上傳到Google雲端,所以他們只能用親手抄寫中文字,再設法上傳到圖像識別系統進行翻譯,但效果仍然有限,前員工更稱在某些高層會議上台灣管理層會特別只用中文進行交流,將美國員工排除在外,美國工程師稱這種作法就像「回到學校上數學課」,他們往往只能透過觀察來學習,很少有機會自己處理問題。

台積電內部人士告訴《Rest of World》,這家被台灣人稱為「護國神山」的公司成功關鍵在於緊湊的軍事化工作環境,工程師每天工作12小時,就連週末也要上班,文章也特別提及了從台灣來的台積電員工的「社畜心態」(slave mentalities)和「賣肝」個性讓美國員工感到強烈衝擊。

與此同時公司制度也讓美國員工難以適應,例如為了避免技術與情報資訊外洩,員工禁止在廠內使用個人手機,而是配備無法連接大部分社群媒體或其他應用程式的台積電公務機。工程師向《Rest of World》透露,在某個部門台灣管理層會利用所謂的「壓力測試」—也就是當天或當週宣布任務截止日期—來確保美國員工能像台灣員工一樣在有限時間內犧牲個人時間來完成任務。

也有員工指出,有管理層還會在同事面前羞辱美國員工,甚至暗示他們應該辭掉工程師一職,或是要求美國工程師參與由台灣員工以中文製成的PPT簡報例會後,就期待他們必須跟上工作進度。

報導稱台積電曾嘗試消弭這些文化差異,例如受訓的美國員工要求能夠在工作期間聯繫家人和聽音樂後,台積電放寬公務機防火牆,允許所有員工可以在公務機上使用Instagram、YouTube 和 Spotify等應用程式,另一名參與培訓的美國工程師表示,台灣員工也參加了美國文化課程的受訓,學到對美國人來說「鼓勵比斥責更重要」的心態,但不論是台灣或美國的台積電員工都稱這些培訓內容基本上都是不夠的。

職場上的文化衝突也不僅限於工作內容,在這個環境敏感的性別議題更能彰顯文化差異。不少來台灣受訓的美國員工指出,他們會看到許多台灣男性工程師在辦公桌上擺放身穿比基尼的模特兒日曆,或偶爾在聊天群組分享帶有性意涵的迷因,還有受訓者目睹有美國女同事要求台灣工程師刪掉他當作電腦桌布的比基尼模特兒畫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美國男性工程師則表示,一些台灣當地同事會在背後稱他為「白人種豬」(white breeding pig),影射他來台灣只是為了和台灣女性上床,前往台灣受訓的美國員工之間更廣泛流傳著一份外洩的筆記,上面提到某次會議期間有某部門經理直言比起美國員工,他更想要來自台灣、印度的員工或下屬。

不過報導也提到,這樣的受訓期通常持續一到兩年,有美國員工表示,至少有數十名學員在培訓結束前就退出這項計畫,不過也有撐下來的工程師提到,整個培訓過程並非全然的痛苦,這些來自美國的員工會在週末環島、徒步旅行或體驗夜生活,對台灣四通八達的大眾運輸感到驚奇,也經常和夜市攤販或求自拍的熱情陌生人開心聊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