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新冠疫情後,仍在努力提振經濟,社會風氣也出現轉變,年輕人似乎不再追求精緻奢華或是一味力爭上游,反觀躺平、追求物美價廉、低物慾的生活方式正在席捲中國青年圈,比如近1年颳起的「窮鬼套餐」風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媒《瀟湘晨報》報導,打開小紅書,各種「窮鬼」攻略在年輕人社群流傳,各路品牌也紛紛下場加入混戰,「窮鬼套餐」最早由誰發起已不可考,但源自麥當勞、肯德基等西式快餐,比如麥當勞的1+1隨心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1.0版本」的西式快餐風生水起後,「窮鬼套餐」很快迎來了2.0版本,逐漸推廣到了中餐、早點、茶飲等領域。
報導指出,吃「窮鬼套餐」的人,未必真的就窮,而是逐漸走向「人間清醒」的青年,不再為「非必要」買單。尼爾森IQ發布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洞察暨2024年展望》報告顯示,43%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將嚴格把控整體花費金額,37%的人將改變消費方式尋求最優價格或更低價產品。
分析認為,「窮鬼套餐」爆紅,說到底是出於年輕人對「性價比」的追求,在經濟環境變化及消費者購買力波動的情況下,更多人傾向於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這樣既滿足了消費者有限的預算,也能追求實惠,還可透過嘗試不同品牌的「套餐」,體驗到更多的產品種類和口味,增加購物的樂趣和滿足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言之,價格其實不是「窮鬼套餐」的靈魂,關鍵在於是否物超所值,主打「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不少品牌也將「窮鬼套餐」放上了抖音、美團等平台進行銷售。
至於是賺是虧,報導提到,「窮鬼套餐」就是透過低價獲取流量,在供應鏈端壓到接近成本價的價格,賺的利潤取決於銷量的大小,低價只能是一種短期策略,目的是形成品牌黏性,拉動其他高利潤的消費,所以本質上來說,「窮鬼套餐」算是引流產品,品牌需要權衡低價套餐帶來的流量效應與長期利潤之間的關係,需要在保證一定利潤的前提下,合理的制定套餐價格,同時提升品質和服務水平,以贏得消費者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