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飲水大腸桿菌超標!士林多人上吐下瀉 自保3招一次看

▲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經自來水處採樣,確定士林區溪山里近山區飲水中大腸桿菌群偏高。(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4.04.09)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2024-04-12 12:14:52
士林區溪山里近山區有多位住民出現腹瀉及嘔吐等症狀,台北市長蔣萬安也證實,自來水處採樣確定水中大腸桿菌群偏高,外界懷疑可能是地震導致水源污染所致。衛福部食藥署提醒,將飲水加熱煮沸、加氯消毒或其他消毒劑的處理都能降低大腸桿菌引起感染症的風險,但有些產毒性大腸桿菌所產生的毒素有些可以耐熱,使用井水或儲水槽時,務必要注意水源是否受到污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市衛生局說明,士林區溪山里近山區多位住民出現腹瀉及嘔吐等症狀,衛生局已派員前往針對可能的原因進行調查,截至113年4月11日下午6時計有20人分別自4月3日起陸續出現嘔吐、發燒、腹瀉等症狀,部分民眾已自行就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已全數返家休息,尚無重症病患。

此外,蔣萬安指出,根據自來水處水質檢測的採樣結果,水中大腸桿菌群偏高,但導致問題的確切原因是什麼,已經要求要同步釐清;另也提供安全水源,確保里民不會使用到有疑慮的水。

食藥署說明,大腸桿菌是人類和其他溫血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種,但也是食品、飲水污染的常見病原,多數種類屬於「非病原性」,只有少部分會引起下痢、腹痛等症狀,即「病原性」大腸桿菌,依據侵襲型態不同,又可分為侵襲性大腸桿菌、產毒性大腸桿菌、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等3種。

大腸桿菌的共同症狀包括下痢、腹痛、噁心、嘔吐及發燒,且年齡愈小,症狀愈嚴重。但食藥署提醒,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者會出現嚴重腹絞痛、血狀腹瀉等,沒有發燒症狀,少數會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是新興傳染病的一種,目前列屬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飲水中大腸桿菌的預防,食藥署指出,產毒性大腸桿菌所產生的毒素有些可以耐熱,有些則容易受熱破壞;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不耐熱,在攝氏75℃度加熱超過1分鐘即可殺死,因此加熱煮沸、加氯消毒或其他消毒劑的處理有助於降低相關感染症的發生可能性。

食藥署也提醒,光靠加熱煮沸不見得能完全預防產毒性大腸桿菌與其造成的污染,因此定期實施水質檢查仍非常重要,尤其是使用井水或儲水槽時,更須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