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即將到來,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張雅琳等人今(28)日呼籲,期盼政府針對兒少權益提供更完善保障。蘇巧慧表示,從2016年至2024年,蔡英文政府上任8年以來實施「0到6歲國家養」政策,大幅增加少子女化預算、提高育兒津貼、增加平價教保服務量,有效降低家庭育兒經濟負擔,她建議未來政府除了延續該政策方向外,各部門也皆應具備兒童權益思維,做出更細緻的政策規劃,達到「部部都是兒福部」的目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巧慧今與張雅琳、沈伯洋、李柏毅、王正旭等人共同召開記者會,期盼政府各部門都能具備兒少權益思維,為兒少訂定更完善、全面的政策。
蘇巧慧指出,除了現行育兒補助措施外,針對現行法規做出些微調整後,便能更完善兒少權益保障,例如修訂《住宅法》第四條,將有在地設籍,並育有學齡前子女者,列入社會住宅優先戶之資格,也應考慮兒童就學之便,延長其承租期限。
沈伯洋提到,他長期致力於推廣民防教育,雖然許多大人認為小孩不需要學習急救技能,但實務上當危急情況或災難發生時,大人往往也會先於小孩受傷,因此小孩學會如何在危機中自保,以及具備基礎急救知識極為重要,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參考波蘭經驗,在民防教育中賦予兒童更多權能,民防教育不分年齡,讓防災救護從小學做起。
張雅琳表示,日本去年成立兒童家庭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持續強調兒童權益不應只有托育補助,而希望更全面從家庭概念出發,因此她持續爭取兒童的積極權利,包括遊戲權、發聲參與權等,使兒童不只是權利客體而能成為主題,因此她持續爭取兒童特色公園,也呼籲通學步道的鋪設規劃應該納入兒童「95公分」的視角,不只讓通學步道對兒童通行更有保障,也能一同保障輪椅族、高齡者的交通安全。
王正旭表示,衛福部推動「第二期優化兒童醫療照顧計劃」,持續提高兒童醫療照顧量能,目前全台核可設置6家兒童專門醫院,其中例如台大、台北馬偕等醫院更設置「兒童醫療輔導師」,協助兒童適應醫療環境,讓醫療過程更順利,然而目前全台只有5位,希望未來透過第二期計畫,能持續增加兒童醫療輔導師的人數。
此外,王正旭也說,2022年新診斷兒癌人數共436位,平均一天就有一位兒少被診斷罹癌,傳統治療存活率達八成以上,然而過程十分痛苦,針對兒童癌症的新興治療「質子治療」,副作用相較傳統治療少,可以降低兒癌病友治療過程的不適,但費用高昂,因此也將持續建議健保署將質子治療納入健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柏毅說,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七條,政府在規劃兒少醫療照顧措施,在必要時得視其家庭經濟條件減免醫療費用,而依該規定訂定的「兒童及少年醫療補助辦法」,也明定補助三歲以下參加全民健保的兒童的自行負擔費用,他建議未來應將補助年齡提高至六歲,讓「0到6歲國家養」的政策更加落實。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歐陽修指出,少子化是不分黨派皆應關注的國安危機,台灣可以參考日本成立「兒童家庭廳」,設立兒童權益主責機關,整合政府部門,支持從生育、養育、人才培育等各面向之兒少政策,減免兒童醫療負擔,在不影響健保總額,使其他醫療打折的前提下,保障甚至增加兒童醫療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