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將迎來成立10週年,董事長高志尚今(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走過疫情衝擊,2023全年度3場館演出的節目總場次達2,374場次,展演能量已恢復,並超過疫情前狀態;室內觀眾超過131萬人次,超越2019年的118萬人次,創下10年來購票觀眾數最多的紀錄,未來三館一團將聚焦永續、打造文化台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志尚提到,2014年4月2日國表藝中心成立,承續國家兩廳院所奠基礎,並開啟台灣行政法人首創「一法人多館所」運作模式的嶄新階段,同年9月國家交響樂團(NSO)轉換定位,成為國表藝中心附屬表演團隊。接下來,2個新場館成立,2016年9月30日台中國家歌劇院、2018年10月13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正式開幕投入營運,呼應了台灣表演藝術蓬勃的需求。而三場館的齊備到位,更由北中南驅動起各區域、全台的表演藝術發展。
2020至2021年,全球受到COVID-19疫情的衝擊,台灣表演藝術界也因此曾面臨2次全面暫停演出的重大巨創,國表藝中心三館一團共同推出「特別方案1.0」、「特別方案2.0」、「特別方案—同心同在」等因應措施,以場租及服務費用減免、提供研發檔期等支持措施,鼓勵孵育創作、開發線上展演及推廣,投入多元嘗試,來續保表演藝術動能、加速復甦。
高志尚表示,2023年三館一團走出疫情衝擊,展演能量不但恢復,還超過疫情前狀態,各館團所推出的藝文推廣講座、體驗或活動,共逾119萬人次參與,民眾的迴響較疫情前更為活絡且熱切。
展望未來,國表藝中心將以共創價值、鏈結國際、借力科技、聚焦永續為策略方針,盼開創人人共享、社會共榮、國際領先之表演藝術發展平台。
兩廳院除深化5大重要品牌、致力於全齡觀眾的培養及推廣、提升台灣於國際的能見度與關注外,更持續倡議永續、影響產業與社會,以韌性與智慧創造人人共融、世界共好,持續為邁向國際文化指標性品牌努力。
台中歌劇院作為中部的藝文精品旗艦,吸引劇場工作者回中部落地生根,豐富民眾近用展演樣態,將中台灣交融成有機繁殖的藝文生態圈,並朝綠建築、智慧場館精進,在硬體及營運上追求更友善和永續的綠色場館。
衛武營從深化國際夥伴合作、藝術教育結合科技應用、打造藝術生活場域、邁向綠色永續等面向,創造出獨特的表演藝術劇場空間,建構眾人的藝術中心,拉近彼此的距離,讓藝術成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存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NSO除致力擴大藝術參與、扎根專業人才培育,亦致力於音樂數位化分享,並藉由國際巡演拓展國際鏈結,將國人作品帶往世界,展現「來自台灣」的文化能量。
高志尚說,期許三館一團持續和藝術家、表演團隊、藝文工作者及社會各界共同合作,為未來打造出一個文化的台灣,讓藝術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以表演藝術連結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