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18)日舉行頒獎典禮,共有8位國家講座主持人、1位國家產學大師獎及17位學術獎得獎人獲獎。其中,台大資訊工程系講座教授傅立成致力研發「有溫度的機器人」,被譽為「台灣機器人教父」,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他預估在生成式AI的加持下,未來5年內,科學家可以發展出具有同理心、有溫度的機器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今天舉行第27屆國家講座、第6屆國家產學大師獎暨第67屆學術獎頒獎典禮。總統蔡英文擔任頒獎人,並在致詞中指出,政府這幾年計畫性地持續投入高教預算,並整合產學研資源,如「產學創新條例」協助大學創造開放自主的產學合作環境,建構更具彈性的人才培育模式,現在已經有11所學校、超過140家企業共同投入產業高階人才的培育;另外,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玉山計畫」以及今年度開始實施的「提升教研人員待遇計畫」,強化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延攬與留任;期許所有得獎者,在從事研究的同時,也能傳承知識及文化,為下一代的教育努力,以厚實國力。
傅立成有「台灣機器人教父」美譽,投入AI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36年,在適應控制、非線性控制、智慧型機器人等方面有卓越成果,並將其推廣至產業界及醫療照護單位,帶動遠距醫療照護應用機器人、陪伴照護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近年更投入社交型機器人領域,打造更能與人互動的智慧機器人。
傅立成提到,自己一直都是鋼彈迷,也很愛看科幻小說,他一直想打造跟人一樣聰明的機器人,發現「AI是打開機器人進入人類生活最重要的鑰匙」,他在2014年將AI導入社交機器人,近年開發陪伴照護機器人管家,提供早期的失智症檢測,還開發「照片聊天」和抒發情緒功能,能強化老人認知、陪伴長者聊往事、預防失智等。
他說,在生成式AI問世後,機器人可透過大數據資料庫、大型語言模式等技術,變得更有溫度及人性,並預估在未來5年內,科學家可以打造出具有同理心、有溫度的社交型智慧機器人,而讓它們具有人類小孩的智慧,也是指日可待。
北科大特聘教授宋裕祺長於建築工程、橋梁工程、地震工程及AI於結構工程的應用,台灣幾乎所有結構技師、土木技師、建築師都用過他領銜開發的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系統,協助政府推動危老重建與加速都更貢獻卓著,他在今天獲頒第6屆教育部國家產學大師獎,為本屆唯一獲獎人。
北科大指出,從產業實務到學術研究,從橋樑設計到耐震防災,宋裕祺近年更領導北科大離岸風電工程研究中心,為政府研擬離岸風電工程設計技術規範,同時開發風電支撐結構分析軟體,不僅將接頭疲勞應力之單一載重分析從傳統需要的13.5小時,銳減到只要10秒鐘,大幅降低風機支撐結構設計的時間成本,更大幅提升整體分析效率,能將上萬筆載重組合的分析時間由原來所需2.5年縮短到半個月即可完成,目前已有外國開發商接洽技術合作事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身學界逾20年,宋裕祺說,「如果學生在經過大學、研究所訓練後,在社會上能以自己的技術能力安身立命,貢獻國家,這是我當老師最大的成就。」
教育部表示,「國家講座主持人獎」累計遴選出165位國家講座主持人,是教育部最高學術暨教學獎項,除由任教學校配合提供相關資源外,教育部亦提供每位主持人3年合計600萬元的獎助經費;「國家產學大師獎」累計17人獲獎,期望透過獎項鼓勵技專校院教師從事產學合作及技術人才培育,獲獎人每人獲頒獎金90萬元;「學術獎」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學術獎項,累計487人獲獎,獲獎人每人獲頒獎金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