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石馬拉松,堪稱台灣人氣最旺的路跑盛事之一,
賽事將在明(17)日登場。而萬金石馬拉松也是除了臺北馬拉松外,台灣國內唯二且首獲世界田徑總會金標籤認證的賽事,以下就介紹國際馬拉松的分級制度,還有金標認證的相關規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際馬拉松的分級制度
國際田聯在2008年推出路跑賽事標準評定系統,把賽事分為金標賽事、銀標賽事和銅標賽事共三個等級,並又有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其他賽事三個類別。同時,國際田聯也把最著名的六大馬拉松拉分類在更高等的「白金級」路跑。
台灣則以新北市的萬金石馬拉松在2014年首度取得銅標,2019年升格銀標,最終在2023年拿到金標認證。而鄰近的台北市舉辦的台北馬拉松在2019年才拿到銅標,但跳過銀標申請升級,在2024年1月成功獲得金標認證,兩大賽事也成為全台灣唯二的金標賽事。
金標馬拉松的規範為何?
根據相關網站資料統整,金銀銅標的差距在於邀請選手的人數跟成績以及媒體轉播的規格,而國際田聯在判斷馬拉松賽事等級時,統一都是採用以下六大審查標準:
- 賽事須以IAAF的競賽規則為準,不行觸犯國際和地方法律,並且活動需要對周遭生態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
- 在比賽五年內,路線長度至少要有IAAF或AIMS(國際馬拉松與路跑總會)認證之A級或B級丈量員,來丈量全程長度與每段距離的標示點。
- 比賽會場至少一面大型螢幕。
- 男女至少各有5位頂尖國外選手參賽,實際的「頂尖」的標準會由IAAF認定,且每年名單會公佈在在IAAF官網上。
- 比賽進行期間需要實施全面交通管制,並提供符合標準的醫療服務給參賽者,在賽事結束後也要針對選手進行藥檢。
- 優勝獎金、獎勵方面,不得因選手國籍或性別有所差異,但允許主辦單位得以提供特殊獎勵給當地選手,藉以刺激當地民眾參與。
萬金石馬拉松賽事預告
萬金石馬拉松即將邁入第21屆,男、女子組第一名獎金高達45000美元(約137萬台幣),破紀錄獎金則有10000美元(約30.5萬台幣)。今年賽事聚集來自26個國家及地區、11,000名跑者參賽,國內菁英,包括首次挑戰萬金石的長跑選手謝千鶴,以及
今年身兼掛牌嘉賓的「印帝」周庭印等人。
萬金石馬拉松從2015年起受到世界田徑總會(WA)的銅牌標籤認證,2019、2020年升級為銀標賽事,2023年首度晉升為金標等級,成為國際間著名的馬拉松賽事。今年全馬限制人數為6000人 ,挑戰馬為5000人。
萬金石馬拉松算是去程順、回程硬的馬拉松,21公里折返點後開始面對逆風和微緩坡,在34公里到35公里處的磺清大橋被跑者稱為「大惡魔陡坡」,最後終點前還有長達1公里的隧道,看到隧道終點的光明時,代表就只剩最後200公尺了。
此外,
今年受邀參賽金標等級的外籍選手成績都非常亮眼,女子組中來自肯亞的Ruth CHEBITOK在2022年創下2小時21分03秒個人最佳紀錄、衣索比亞選手Fozya Jemal AMID剛在今年1月杜拜馬拉松創下2小時21分53秒最佳成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男子組部份,來自衣索比亞選手ADELADLEW MAMO GEBREYOHANNES有2小時5分12秒的優異紀錄,及南非的Stephen MOKOKA去年在大阪馬拉松以 2小時6分42秒創下個人最佳成績,期望選手們保持個人最佳狀態,再創萬金石馬拉松紀錄。
更多最即時、最熱門的運動新聞,請加入「NOW運動」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