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3)日深夜截至晚間10點40分,宜蘭外海已經發生連3起顯著有感地震,芮氏規模皆在4以上,其中最大的在晚間9點36分,芮氏規模4.5,深度都介於20至30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而3起地震震央則都在龜山島附近,推測是「沖繩海槽」擴張引起的「張裂型地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4年3月13日晚間,龜山島附近在晚上9點36分先是出現芮氏規模4.5地震,隨後在晚間9點52分、10點26分,分別再發生芮氏規模4.1、4,2的地震。3起地震最大震度落在2至3級,最大的芮氏規模4.5,從基隆至南投、花東都有感,後兩起則是宜蘭、花蓮、新北有感。
事實上,龜山島發生群震的類似情況,在2024年2月25日就曾發生,當時是從下午2點至晚上10點,連續出現4起地震,中央氣象署地震資料課科長何美儀何美儀說明,這些地震發生原因推測是「沖繩海槽擴張」導致,龜山島附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類似情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沖繩海槽是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方擠壓歐亞板塊,導致琉球海溝後方岩石圈擴展而形成的弧後盆地,前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近期龜山島周圍的地震「深度都極淺」,從這點可以推估,這些地震的並非發生在「板塊隱沒帶」,而「沖繩海槽」擴張引起的「張裂型地震」,在龜山島時不時就會出現,雖然據研究發現,大概3個月就會發生群震,但實際上並無明確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