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成績出爐,許多考生煩惱申請入學志願怎麼填、又該如何準備?實踐大學法律學系「謝東閔副總統法學講堂」昨(2)日特別為想讀法律系的考生,舉辦「理想法律系學生的DNA」論壇,邀請補教名師落點分析,並請法學教授談論「法律系究竟在學什麼」、「法律系畢業後的可能出路」等議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補教名師劉駿豪昨天為有志申請法律系的高三學生,提供免費的落點分析服務。他提到,113法律系學測落點分析,因今年的國英持平、社會科的頂前均標都較去年提升1級分,故採計「國、英、社」組合的法律系,預估落點門檻會比去年提升。
劉駿豪建議考生在挑選申請入學6志願時,要以自己的興趣、性向為主。至於新成立的學系,只要是師資優良、認真辦學及學習環境優質,以他長期觀察,落點門檻會在最快速時間內,逐年提高,值得觀察。
此外,該論壇也邀請司法院前大法官蔡明誠、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許政賢、實踐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張麗卿、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林三欽等人,針對「要讀法律系究竟需培養自己具有哪些人格特質」、「法律系究竟在學什麼」以及「法律系畢業後的可能出路」等議題,分享其看法,並與高三學生及家長,進行意見交流。
張麗卿認為,充滿熱情與同情心、勤奮閱讀大量文獻、富有邏輯及條理的溝通能力,是法律系學生該有的DNA,尤其要跨域學習與斜槓,是π型的人才,如此面對AI時代的來臨,必能超越界限,迎向未來。
蔡明誠說,任何人只要有興趣、具強烈的學習動機,都適合來唸法律系,但必須有宏觀的方向,而不能光有目標。
許政賢建議,有興趣唸法律系的考生,要多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名人傳記,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
林三欽則點出,熱情待人、關懷社會、精準語言,謙和不咄咄逼人,把自己當成是探照燈等,都是理想法律人該具有的風格。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踐大學指出,該場法學教授與考生家長面對面互動的論壇,不僅首開台灣法學界先河,使準法律新鮮人更認識法律系的特質,也彰顯了「謝東閔副總統法學講堂」對大學社會責任的積極承擔。
張麗卿說,這樣的論壇將會定期在每年大學學測成績公布後的第1個週末舉辦,期待透過大學端與考生及家長的持續對話,使大學法律系的選才制度更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