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捐血率高,用血量也高,還「超英超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2018年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和多位專家的一篇研究,以及日韓的官方資料顯示,台灣的用血量不僅高於美、澳、英等大國,3種血品(紅血球、血小板、血漿)相較於日韓用血量也超高。
從上圖可見,台灣每千人的紅血球用量是51.3,是日本的2倍,韓國的1.3倍;台灣血小板用量每千人為12.6,用量是日本的1.8倍;台灣血漿用量每千人高達25.3,用量高過日本3倍以上,也超過韓國約2.5倍。
另外,台灣輸血學會根據去(2023)年底做的統計更發現,台灣的醫學中心血漿和紅血球用量是美國的3倍,血小板用量更是美國的5倍以上,而且血漿和紅血球用量皆持續上升。
📍台灣用血量超高 不當輸血習慣、社會老齡化是關鍵
雖然從病患身體狀況到病史、病況,都是case by case,國內也尚未有數據研究顯示台灣缺血的主因,但從醫檢師、醫師到研究調查,大致歸納出
不恰當輸血習慣和
老人就醫需求提高。
其中,不恰當的輸血習慣像是,過去有少數醫院會有「輸血補元氣」的「療法」。
這類情況會導致病患出現非必要醫療行為,甚至主動要求醫師輸血,台灣輸血學會理事長闕宗熙解釋,會有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輸血你會有馬上見效,覺得『哇!真的比較有元氣』,因為它帶氧功能真的增快很多」,但闕宗熙也提醒,若非必要,長期輸血恐造成病患體內鐵沈積,甚至引發心臟衰竭等併發症。
另一個被認為不恰當的輸血習慣是,沒有與時俱進的輸血觀念。
一般來說,人體血色素的正常值約為12-13 g/dL(血液濃度單位)以上, 闕宗熙分享早在他當實習醫師時,教導的「10、30原則」,也就是血色素小於10然後血球比容(HCT)如果小於30,就要輸血,是一種採取較寬鬆的輸血認知,然而現在台灣輸血學會建議的輸血時機,是病人血色素7-8 g/dL以下,但闕宗熙觀察部分資深的醫師沒接收到這些新觀念,或無法馬上改變診斷習慣。
其實從2021年《台灣臨床醫師輸血醫學認知情形》研究中也發現,整體醫師的輸血醫學認知表現不如預期,尤其資深醫師負責教導年輕醫師,並做輸血決策,建議應確保資深醫師有足夠的輸血醫學認知,才不會讓不恰當的輸血認知「代代相傳」,成為惡性循環。闕宗熙舉例「我們曾經碰過,你隨便把一個年輕醫生叫過來,問他『紅血球一袋多少CC?』他也不知道啊,『那血小板是什麽顏色?』他也不知道」,他認為醫師的輸血認知確實有加強空間。
「以前70歲的就不做心臟手術了,現在我每天門診病人都70歲以上的,我前陣子(有病患)90歲也開心臟(手術)啊!」台大心血管外科專任主治醫師王植賢,以第一線心臟外科的狀況提出看法,他認為台灣用血量增加,和台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長者就醫需求增加,手術、住院因而變多有關。王植賢觀察,跟過去相比,無論是看診人數、手術人數,都有明顯上升趨勢,「
是不是我們的醫療需求增加了,而非濫用或個別手術使用增加輸用血?」,他提出另一種觀點。
📍「分配不夠、不恰當輸血都該管」 輸血協會推病人用血管理(PBM)
輸血學會理事長闕宗熙不斷宣導PBM「病人用血管理」概念,什麼是PBM?簡單來說就是「有需要才輸,能不輸就不要輸」闕宗熙舉例,相關研究追蹤兩群不同輸血性質的病人,發現相較於寬鬆輸血或大量輸血病患,嚴謹輸血的病患在90天內的死亡率或迸發症發生率都比較低。
但,病人用血管理(PBM)是省血還是真的為病人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闕宗熙解釋,輸血只是針對急性的救命治療,但病人血液管理的實務面包括用血前的管理,所以透過開刀前提供藥物,紅血球生成素等醫療方式,促進造血功能,改善病人貧血問題,不僅能減少輸血機會,也可以減少血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