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膝蓋再摔倒!他連爬樓梯都不行 這手術3個月後造剛那杯

▲50歲男子運動傷到膝關節,又不慎跌倒,連走樓梯都無法,進行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3個月後已能正常步行。(示意圖/翻攝畫面)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2024-02-29 20:50:00
一名50來歲男子從年輕就愛打籃球,但後來傷到右膝關節,並進行過三次關節鏡治療,日前在工作中不慎跌倒後,竟連走樓梯都做不到,這次就醫接受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隔天即以拐杖輔助下床,3天後便出院,3個月後已能正常步行,生活得以回到正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治病例的馬偕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暐錚說,膝關節軟骨可保護膝關節,可吸震並減少關節摩擦,若受損,會導致疼痛或腫脹,而由於這名患者有持續持續工作、運動的需求,於是進行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

針對此手術,陳暐錚說,屬於微創手術,需在膝關節兩側各開1至2公分的傷口,從患者不需受力部位取出微量健康軟骨,接著在手術室中以特殊酵素活化並切碎,再立刻植回受傷處,而植入軟骨於術後會逐漸長成與人體軟骨相近的「類透明軟骨」,搭配刺激軟骨生成的復健輔助,病人平均術後3至4週可脫離拐杖,半年至1年回診追蹤軟骨生長狀況即可。

陳暐錚指出,輕微的軟骨受損若未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而早期退化性關節炎不易察覺,患者可能僅有暫時性的關節痠痛,但持續惡化後,恐導致關節四周增生及關節囊肥厚,嚴重者可能導致關節無法自由活動,影響行走能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傳統的膝軟骨骨髓刺激術(微骨折手術)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陳暐錚說,前者是目前最普遍治療膝軟骨的方法,手術時間短,缺點是纖維軟骨與人體自然的透明軟骨不同,使用年限較短,約可維持2至5年;後者則是治療膝關節損傷的最後選擇,但會犧牲原本可能相對正常的組織如韌帶等,也可能會影響膝關節活動力,且傷口較大。

陳暐錚提醒,避免軟骨受損,最重要的是維持正確運動方式,建議一旦膝關節有不適即應尋求醫師診斷,若決定自體軟骨修復術因,術後2周內仍應避免過度負重,並配戴護具或使用拐杖,同時進行抬腿或膝蓋彎曲、伸直訓練,第3~4周左右開始進行復健,可加快恢復能力。
 
NOWnews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