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變聲4年「家長還要測骨齡」!醫揭3大性早熟迷思解焦慮

▲每年寒暑假都有許多家長帶孩子檢查骨齡,甚至有17歲男生且已變聲4年,家長還要測骨齡,醫師親解性早熟迷思。(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葉政勳攝)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2024-02-25 12:10:00
台灣少子化趨勢明顯,家長對孩子的發育格外關注。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翊誠說,在每年寒暑假,有許多爸媽會帶孩子來照骨齡,原因常是別的家長這樣做便有樣學樣,甚至有男生17歲且已變聲4年,家長還要測骨齡,也代表民眾對骨齡認識仍有不足,以下便針對整理幾個常見問題提供正解,以免為小孩白擔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骨齡比實際年紀小,未必會造成矮小:
男生普遍青春期較晚啟動,所以醫師會做第二性徵評估,若尚未進入青春期,且1年有長4~6公分,家長就不用緊張。事實上,許多男孩子有「體質性矮小」,骨齡與青春期都比同齡孩子晚,但到高中還在成長,而且最終仍可達到遺傳該有身高,對於這種「大器晚成型」的孩子,最好做法就是順其自然。

▲骨齡比實際年紀小,未必會造成矮小。(圖/ShutterStock)
📍骨齡比實際年紀大未必是性早熟
女生常因性早熟有骨齡超前的現象,但要診斷性早熟,需8歲前有胸部發育、骨齡超前2年,且最終身高受到影響才需治療。

許多9歲長胸部、骨齡超前半年或1年的個案,其實都算正常,不屬性早熟,而過度肥胖也可能造成骨齡提前,這些正常孩子其實很多都可達到遺傳身高,即使刻意使用藥物延緩月經,對日後身高幫助也非常有限。

📍骨齡與實際年紀一樣也可能有問題:
有些疾病的骨齡與實際年紀一樣,且生長激素與甲狀腺檢查都正常的孩子,仍可能有「透納氏症」、「努南氏症」、「矮小基因缺損」等問題,這3種疾病的身高會持續<3%,卻符合健保施打生長激素的適應症。

其中透納氏症為女性最常見性染色體疾病,合併性晚熟、先天性心臟與腎臟病等;努南氏症會合併肺動脈狹窄、胸廓異常、餵食困難等問題;矮小基因缺損則為先天性骨病變,家族中常有許多人矮小。

李翊誠表示,多數正常體位(身高體重介於3~97%)且符合青春期表現的孩子不必常規照骨齡,而骨齡檢查雖重要,但並非生長評估唯一工具,且不同醫師判讀常有落差,甚至同一位醫師半年後判讀也有落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許多孩子只要搭配詳細病史詢問、生長速率與理學檢查,經過訓練的兒童內分泌科醫師不用照骨齡,仍能判別是否正常。

李翊誠也說,在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是鼓勵與陪伴,而且身高比較是相對,除了和同儕比,也應與本身曲線及父母的遺傳身高比,要多與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討論,才能找出孩童成長真正問題。
NOWnews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