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爭成為日常 兩平行世界考驗烏克蘭人民團結

▲俄烏戰爭滿2年。持久戰考驗國際支持,更考驗烏克蘭內部團結。(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央社-2024-02-24 23:37:53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24日專電)俄烏戰爭滿2年。持久戰考驗國際支持,更考驗烏克蘭內部團結。世界報觀察,烏克蘭部分地區彷彿呈現兩個平行世界。專家指出,民眾已喪失最初的能量,如何維持共識、不被分化至關重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今天屆滿2年,歐盟領袖與法、義等國元首都以不同方式表達對基輔的支持,承諾援助不會中斷。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驚全球。持久戰不僅考驗國際社會對戰事的態度,更挑戰烏克蘭軍民團結。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基輔特派員以不同角度,從內部觀察俄烏戰爭對烏克蘭人民心態和生活的影響。

烏克蘭西部城市切爾諾夫策(Chernivtsi)前媒體聯絡人馬藍克(Oksana Melenko)如今負責依據戰爭現實調整公共空間,包括統一紀念牌、擴大中央墓園,以及為紀念戰士更改部分路名。

但她坦言,在切爾諾夫策,「居民感受不到戰爭,因為他們沒有立即的危險」。

切爾諾夫策路上餐廳和咖啡廳內擠滿人。衝突撕裂烏克蘭東南部,卻似乎沒有影響到這個戰前有約26萬居民的城市。

戰事爆發後從基輔帶著2位稚子逃至此的38歲女性齊克(Anna-Maria Dzyk)認為,烏克蘭人分為樂觀派和悲觀派。

丈夫在前線的她說:「我是樂觀派,我看到還有許多志工與投入的人。老實說,我原以為不會有那麼多;但也有些人完全不在乎戰爭,甚至連和俄羅斯之間的文化戰爭也不在意。」

時間拉越長,全國團結就越受到嚴厲考驗。如今情況嚴峻,尤其在招募軍人替換前線傷亡者時最為明顯。

好幾個月以來,每週都有軍人的母親和配偶在大城市裡抗議,要求讓已2年在前線作戰而身心疲憊的親人回家。

世界報指出,面對俄羅斯的人數優勢,烏克蘭軍隊換血將至關重要。烏克蘭國會7日剛一讀通過極具爭議性的法案,目前仍在辯論與修正。

法案預計將加重拒絕參軍者的懲處、簡化登記入伍流程,並把強制兵役的年齡從27歲降至25歲。其中最受關注的法條,是把目前無限期服役的時間,調整為參軍36個月後退伍,但能否放行仍有許多未知數。

37歲的音樂老師佛拉基米爾(Volodymyr)向世界報表示:「所有烏克蘭人都在關注這個法案,因為即使不直接與之有關,也會影響到你的家人或親近的人。」

他向記者表明對未來即將上戰場的恐懼,「你被派到前線直到死亡或受傷。然而我是音樂家,我需要雙手演奏。若我受傷,就無法生存了」。但他也對部分烏克蘭人為了逃避徵兵而塞錢的作法不以為然。

面對軍力不足,中央徵兵人員近日增加閘口路檢,檢查時出現暴力情事的影片也在社群媒體流傳。因此佛拉基米爾說,最近他已經避免外出,以免被抓。

俄羅斯占領頓巴斯(Donbass)戰爭爆發後,2015到2016年間,佛拉基米爾還曾自願收集裝備送給前線士兵,然而如今他身邊的朋友也都在考慮出逃。

基輔「國家戰略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研究員別列斯柯夫(Mykola Bielieskov)坦言,「維持社會共識」的重要性甚至高於美國支持與否的議題。「戰爭已持續2年了,人們已喪失一開始的能量」。

政治學家與記者波特尼科夫(Vitaly Portnikov)則表示,多數民眾認為目標是要解放整體領土,「但問題是:要以何為代價?很少人敢提這個問題」。

時間過越久,直接或間接參與戰爭者和其他人的差距愈來越大,宛如兩個平行世界。55歲的母親兼志工巴特勒(Yulia Bartle)有位兒子2014年後就加入作戰。

她強烈譴責部分同胞的態度,「人們沒有責任感。他們說我們的士兵保護我們,好讓其他人可以去劇院和餐廳。但並非如此,他們保護我們,好讓我們不會被殺,讓我們的城市不被占領」。

有人批評後方「輕忽」的態度,但剛從前線回來的士兵斯坦尼斯拉夫(Stanyslav)表示不責怪他們。「我不怪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之中有9成都有親人在前線。而且還是要有人推動經濟....」。

戰爭讓人民團結對抗共同敵人,但同時也分化內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7歲的庫茲米齊(Kseniia Kuzmych)透過網路為男友服役的東部頓內茨克州(Donetsk)小隊募資,她表示烏克蘭人依舊團結,但確實有人已幾乎重回馬照跑舞照跳的日子。

基輔晚間酒吧、餐廳、舞廳燈紅酒綠,庫茲米齊顯得不太自在。「我身邊的所有人都在努力支持軍隊,我無法理解那些出門狂歡彷彿一切如舊的人。我之前有這樣的朋友,但已不再聯絡。」(編輯:陳惠珍)1130224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