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的轉型輪廓逐漸清晰,醫師出身的洪水樹對於醫材情有獨鍾,透過自行研發與投資推動,前者需要時間,後者專攻小公司,最新標的是微創醫材的鐿鈦。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曾是蘋果最大機殼供應商的可成,董事長洪水樹精於十年磨一劍的長線布局,每次出手都能搶得先機。他曾大舉擴廠拿下蘋果筆電、手機大單,讓可成股價飆上400元;也領先看到供應鏈撤出中國的趨勢,果斷在2020年賣掉中國廠房,拿回千億元現金,全身而退,展開轉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成轉型一直把焦點放在醫療、半導體、電動車零件,但是,2023年11月法說會上,洪水樹提到電動車競爭激烈,先以醫療、半導體為主,醫材是聚焦在第2、3類侵入式醫療耗材。
拚轉型 聚焦醫療、半導體而可成最新曝光的動作,就是大舉加碼微創手術醫材的鐿鈦。鐿鈦股本僅4.83億元,醫材占營收7成,大客戶是美商嬌生,供應微創手術的器械耗材,雙方已經合作多年。2023年6月,可成持有鐿鈦4849張、占股本10.04%,到2024年1月的最新數字,已經持有8862張、占股本17.79%,市值約10億元。
可成帳面上約1200億元的流動資金,花10億元買1檔股票很輕鬆,但是對於小股本的鐿鈦,可成半年多加碼4000張,已經改變了股權結構,千張大戶持股比率,從2022年6月的34%,來到2024年1月中的51.5%;50張以下散戶的持股比率,則是從2022年6月33.2%,降至目前25%,籌碼明顯趨於集中。可成公告投資目的是「財務投資」,鐿鈦則表示「對方並沒有來打招呼」。
可成出售中國廠展開轉型時,洪水樹強調「不是打不過人家」,而是主動選擇,轉型沒有包袱。可成發言人侯乃鳳表示,公司具備跨足高階醫材、半導體設備零組件的研發及製造實力,旗下的可仁醫學科技將推動業務及投資整合,與工研院共同開發的微創手術系統,已取得ISO 13485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認證。
《財訊》雙週刊指出,翻開可成轉投資項目,醫療領域進度最快,除了持股鐿鈦市值10億元,還有邦特16億元,及太醫約15億元、25%股權,也有董事席次。太醫生產醫院耗材,例如抽痰管、尿袋、傷口引流等瓶袋耗材等。創辦人鍾仁原本是公家醫院的採購,看到耗材商機決定創業,太醫成立40多年來從未虧損,近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都有5元,2023年自結EPS 5.8元,一直是高殖利率好公司。
續加碼 獲邦特、太醫董事鍾仁在2020年去世後,由女兒鍾安婷接董事長。可成在2021年底首次公告已買進太醫5.86%股權,此後一路加碼,直到2022年6月進入董事會,仍然持續買進。太醫現任總經理江孟洸是鍾安婷的丈夫,代表可成旗下益盛投資擔任董事。太醫發言人王昱婷表示,可成和公司認識多年,管理層互動良好。
太醫的銷售區域分布平均,2023年前3季毛利率為31.73%,較2022年同期25.26%大幅成長。主要是高毛利的密閉式抽痰管出貨,以及2022年產品漲價。因短期沒有建廠擴充的需求,基本面也穩定向上,可成又持續買進,千張大戶持股占股權43.49%,籌碼面趨穩定。
至於邦特,是台灣最大的血液透析醫材廠,產品有洗腎用的血液迴路管、穿刺針,還有TPU(熱塑性聚胺酯)體內導管、密閉式抽痰管、藥用軟袋等。可成從2021年5月開始買進邦特,10月持股達4.22%,當年底增至15%,到2023年底持股已經累積到21%,以現在股價計算,市值約16億元。可成在2022年進入邦特董事會,有4席董事。值得注意的是,可成2022年派任的董事代表中,洪仲凱是洪水樹的長子,應是有意培養,但是到了2023年初就換人了。
邦特代理發言人李宜勳表示,可成很尊重經營團隊。公司除了菲律賓廠房,在宜蘭也有新廠,今年拿到執照就可以生產,OEM(代工)或是CDMO(委託開發製造服務)。2023年營收17.64億元,較2022年衰退3.26%,前3季EPS為5.01元。
洪水樹有醫師背景,可成又曾是蘋果主要供應商,轉投資作風有跡可循。首先,大買太醫、邦特、鐿鈦3家醫材公司,都是在沒有事先知會對方的情況下默默買進,買到一定持股就進入董事會。
談策略 研發、投資並行其次,可成加入太醫、邦特董事會後,仍然持續加碼,顯示長期持股決心。從買進鐿鈦的速度來看,未來也可能進入董事會。金管會已規定自2024年5月10日起,持有上市櫃公司股票的申報門檻,將從10%降到5%,讓大股東資訊更清楚。而可成轉投資名單中,精密加工的智伸科持股接近5%;做人工關節的聯合骨科則有千張大戶籌碼集中的現象,是否也被相中?很快就會揭曉。
最後,太醫董事長鍾安婷持股6.49%,可成持股已達25%。邦特董事長李明忠是創辦人,兒子李宜勳任董事,台面上持股4.87%,加其他董事持股合計7.2%,可成則是21%。鐿鈦創辦人林寶彰任董事,兒子林俊男任總經理,董監持股共9.84%,據了解加計外圍約可控制3成,而可成台面上持股17.8%。
對於轉投資布局,可成發言系統表示,醫療產品自研發、認證到上市,費時至少2~3年,追求內部有機成長的同時,在國內外尋找長期合作夥伴及投資併購機會,在醫療、半導體等新領域多頭並進。先透過投資邦特、太醫這兩家經營與獲利穩健的企業,同時耕耘生態圈,2022年6月起財報採權益法認列。
可成的醫材布局是兩路並進,一是自行研發,但這部分營收還未顯現;二是投資,目前投資這3家公司,也就花個40億元,相對於手握千億元資金,並不對等;而且可成持有約23億美元美債(台幣770億元),一來可以收利息,二來國際併購可以用。
本業轉型的營收還沒有出來,轉投資規模不大,可成有沒有機會在醫材領域走向保瑞的併購模式?最大的差異是保瑞是小吃大,可成還停留在大吃小,與洪水樹心中的生態圈應該還有一段距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台積電啟動熊本JASM二廠興建計畫!增豐田入股 最快2027年底營運
聯電結盟英特爾開發12奈米平台 一石三鳥的好棋台達電鄭崇華慧眼獨具 愛爾達躍居運動轉播領頭羊「女媧創造」主打台灣製獲鴻海注資兩億元 服務型機器人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