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場選舉洗禮,百年歷史的國民黨,立委平均年齡創歷史新低,台中市更是一口氣產生3位30幾歲立委,將平均年齡拉低到45歲。其中年紀最輕、33歲的半素人廖偉翔,人生首次參選便打敗民進黨老將、跌破眾人眼鏡。除了與生俱來的高顏值,幕僚出身的他有何實力與特質,能在發展快速的西屯、南屯拿下近12萬票?《NOWnews》採訪這位政治新星,為讀者揭露他與眾不同的養成過程。(專訪之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中市最年輕區域立委廖偉翔,媽媽是7連霸的市議員黃馨慧、舅舅是前國民黨立委黃顯洲。因這特殊身份,讓他一退伍便能師承前台中市長胡志強;但永遠撕不掉的政二代標籤,也讓他半年前上館長陳之漢的「誰來Talk館」網路節目時,被網友狂罵「沒料」、「靠家族背景就想選」。
他倒是看得很開,「這是他們的偏見,別人在乎政二代身份是他的事,我看重的是怎麼說服大家、告訴選民我想做什麼,以及他們願不願意了解我、認同我」。
兼任國民黨副發言人的廖偉翔,從小耳濡目染、他不諱言政二代有環境優勢,也看過太多不得已,「有些二代本就沒興趣從政,卻有接班壓力。我在胡市長身邊時就一直在想,我決定好要走這條路了嗎?從政的意義是什麼?一旦下定決心,就有了進廚房不怕熱的心理準備。」
5年前廖偉翔為媽媽助選,在街頭被民眾誤認為當時的立委蔣萬安,拉著他的手大喊偶像好帥!從此有了「台中蔣萬安」封號。他坦言和媽媽感情很好,「與其說媽媽對我的態度很民主,不如說我們像修行路上的夥伴」。話一出口就發現「失言」,他連忙問:「修行這兩個字很怪嗎?又變成老人嗎?」
母子倆一是資深民代、一是年輕幕僚,走在政治這條路各有體悟。廖偉翔說「有些不得已、有些酸甜苦辣,那些心情會比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更放大」,因此會分享心情、探討人生意義與政治課題,「努力學習自在、感受幸福快樂,是我和媽媽的日常。」
在地方政治圈,大家公認黃馨慧是廖偉翔的頭號粉絲,當眾人還不熟悉這位年輕人,只要提到兒子,平日穩重的黃馨慧會突然興奮起來、眼冒愛心不斷告訴大家「廖偉翔有多棒」。廖偉翔笑說「我不知道媽媽會這樣耶!她雖然不會干涉我怎麼打選戰,但和一般的媽媽一樣,也是會念我。」
他說:「最常念的就是『你在外面一直曬太陽,印堂會不會發黑啊?人家選舉會看你的印堂發不發黑啊!你知不知道你曬太多了?要擦防曬或敷面膜啊!』我就會說『好好好啊!妳不要念了』。」
《NOWnews》記者告訴他,選戰後期因禁止公布民調,有些選民真的會從氣色、印堂來判斷候選人有無「當選相」,甚至改變投票意願。他驚訝問:「真的嗎?我從來沒聽過,一直當做只是媽媽的碎念」。
選戰對手是實力堅強的前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一年前廖偉翔決定參選時,外界認為他「就是個砲灰」,只是來打知名度,目標是3年後接手黃馨慧的議員棒子。他沒多解釋,主動跟著大甲媽、白沙屯媽走遶境行程、沿途開直播和網友互動,眾人不解「這些地方又不是你的選區」!他笑笑不爭辯,遇到民眾喊「哇你好帥」、「我認識你媽媽」,他像個有家教的晚輩,微笑點頭說感謝。
更多時候是被冷落,「一場活動我可能要等50分鐘,才能讓別人看到我,但張廖萬堅有立委身份,他一到場便能上台致詞,10分鐘離開跑下一攤」。廖偉翔很清楚這些都是該面對的,「沒關係!我相信別人會看到我的態度」。
正式獲國民黨提名後,廖偉翔開始主攻議題,同一處的看板會不斷換議題「要分眾!想好訴求對象是誰;要不斷變化!不要讓人覺得講來講去只有那一些」。
之前擔任科技公司執行長的經驗,讓廖偉翔非常重視數據,他透過民調確認民眾對他的訴求是否有感,決定將宣傳重心放在短影音。他自豪的說,自己的短影音是候選人裡最成功的,不只量體夠大,有一支講車手詐騙的影音,幾個平台加起來有150萬人觀看,也讓他有了底氣,「代表我找到和年輕人溝通的管道,能接觸到那些在路口拜票、市場掃街遇不到的人」。
即便如此,外界始終不看好廖偉翔的選情,當選看好率一度僅10%。為了和對手做出區隔,後期政見主訴求青壯族群,小型座談以條列方式,具體論述該如何改變現狀。實體拜票時,長輩第一句話終於不再是「我認識你媽媽」,而是「少年郎很努力喔!你很正向、很溫暖」;年輕人開始回應他的政見,表示對議題有興趣。「除了居住正義等年輕人關心的3項地方政策、5大全國願景,我特別強調心靈輔導、心理諮商,這是很多現代人有需求,卻被從政者忽視的議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前兩星期,廖偉翔的選戰策略還在不斷修正,最後猛攻高端揭弊,聲勢果然一舉衝高,「選民會覺得這個年輕人不只有具體政見,而且勇於表達」。
疫情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和想法,這世界有越來越多握不到的手的人,傳統選戰很難接觸待到。廖偉翔卻認為國民黨不會面臨這些問題,「選舉的時候,可以看到台中F4(4位年輕候選人組的團體)展現的空戰實力」,年輕選將很清楚年輕人在想什麼,知道不斷變化就是他們的恆常!「相對過去,網路世代的空戰能力比較強,但要謹記不能為了討好而討好、要定位自己的品牌,否則將很快被潮流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