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本週前往瑞士參加2024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聲稱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大勢不變,還披露去年實現5.2%的經濟成長率,超過官方預期,歡迎外商繼續前往當地投資。然而,有星媒分析稱,細看經濟數據下的具體分項,可見情勢依然嚴峻、不容樂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刊載社論,指這是李強接任國務院總理後,中國第1次公布全年經濟成長數據,在當前環境下已算不易,不過綜合來看,中國原有的3大成長引擎「基礎投資、房地產、出口」,都在減速熄火中,甚至有業內人士形容「3架引擎全沒了」,而官方公布的5.2%成長,若換成美元計算,實際上是減少0.5%,是中國以美元計算的名目GDP,29年來首次減少,代表美中經濟規模差距進一步拉大。
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又公布,2023年中國人口總數淨減208萬至14億967萬,是連續2年人口出現負增長,減幅還比2022年的85萬大,儘管官方捧出了達標的5.2%成長,但市場仍看不到中國經濟會很快持續好轉的證據,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經濟轉型期陣痛、地緣政治壓力、信心不足等,都讓外界難以樂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進一步指出,問題的癥結點,包含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及不確定性上升等,這些其實說明,中國經濟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面,北京曾經一度深信,外資離不開中國,結果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對中國與李強政府而言,2024年的情況只會更難,畢竟房地產業一時半刻還走不出低谷,而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斷鏈」和技術封鎖更只是開始,加之紅海危機造成運價暴漲,將讓中國出口雪上加霜,即使寄以厚望的電動車、新能源與材料等綠色產業表現不錯,但短期內仍難以取代房地產,彌補經濟成長與就業的缺口。
報導最後提到,中國身為全球大型經濟體,確實有很強的內生動力,讓人不忍割捨,對企業而言,一時的難關也不是大問題,關鍵是民眾與內外企業,對國家選擇之路產生了疑慮,諸如:「中國政府是否仍相信市場經濟」、「經濟發展的問題都能應對,熬過幾年就是了,但是政策的不確定就難說了,能怎麼預測?」等問題,導致投資者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