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頻恐嚇!中國恐增對台軍事經濟壓力 避「全面封鎖」打傷自己

▲有分析認為,儘管中國短期內不會發動戰爭,但軍事或經濟壓力可能會隨之增加,不過不太可能走到全面封鎖這一步。(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2024-01-15 11:23:07
台灣2024總統大選落幕,儘管中國在選舉前加大了對台灣的壓力,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仍以超過520萬張選票和超過40%的得票率贏得選舉。有分析認為,儘管中國短期內不會發動戰爭,但軍事或經濟壓力可能會隨之增加,不過不太可能走到全面封鎖這一步,否則中國也會自傷經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CNN》近日發布了一篇分析報導指出,雖然台灣在世界上佔地不大,人口僅2300萬人,但台灣擁有世界一流的晶片產業,因此賴清德勝選這個重大事件可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何種影響,引起國際之間高度關注。

報導指出,在賴清德當選之後,儘管預期北京不會在短期內對台灣發動戰爭,但是對台灣的軍事或經濟壓力可能會增大。

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的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副總監韋斯特(Charlie Vest)表示,「如果賴清德和民進黨勝選,我們可能會看到北京採取一系列脅迫性行動。」韋斯特指出,這些行動包括可能衝擊台灣海峽商務航運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及對高度依賴與北京貿易的台灣實施經濟制裁。

韋斯特認為,儘管選後中國可能對台施加軍事及經濟壓力,但除非出現全面封鎖這樣的重大升級,否則並不會從根本上危及台灣的自治或經濟成長,「因為也會讓中國自己的經濟損失慘重而可能性不大。」

由於台灣和中國一方面是政治上盤根錯節的對手,另一方面又是經濟上相互依存的夥伴。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台灣投資的首選目的地。據台灣經濟部統計,中國去年是台灣35%的出口商品的目的地,出口商品的絕大部分是積體電路、太陽能板和電子零件。 而去年台灣的進口商品中也有20%來自中國。 台灣去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805億美元的順差。

韋斯特估計,如果台灣被封鎖,全球經濟每年可能遭受超過2兆美元(約台幣62.3兆元)的損失,這還未計入美中之間潛在的軍事對抗或經濟制裁的成本。

報導指出,中國即使在兩岸爆發貿易糾紛之時,也從未制裁台灣半導體產業,因為台灣半導體是其製造業的重要供應者。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指出,「大概是因為這麼做,會對中國經濟帶來明顯的痛苦。」

凱投宏觀分析師認為,若中國為了回應民進黨勝選,對台實施進一步經濟制裁,仍會鎖定在「針對性且規模較小」的產業。這是中國近年來的模式,2022年中國在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禁止進口一系列食品,但影響仍有限,因為在此前台灣食品出口中國總額還不到GDP(國內生產毛額)的0.2%。

有分析師表示,即便中方暫停2010年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可能無法收到效果,因為該協議並未如支持者所預期的那樣,大幅促進兩岸貿易增長。韋斯特表示,「無論結果如何,選舉結果本身都不會推倒台灣的成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2024大選」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