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街頭一名華裔流浪漢近期引起關注,他是來自江蘇江陰市的「留美博士」,過去攻讀物理科系,曾在華爾街擁有高薪工作,但在經歷人生多重打擊後,最終選擇流浪街頭過日子。對此,《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認為,「國家決不會花納稅人的錢去管他這個美國人的,憑什麼呀」,但也強調該男子過去就讀的復旦大學校友願意幫忙,是一份健康的人文主義校友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該位來自江蘇的孫姓華裔男子,今年54歲,擁有高學歷且曾在華爾街擁有高薪工作,作為「留美博士」他的人生本應讓多數人稱羨,但由於感情遭受挫折,結婚後又離婚,讓孫男大受打擊,出現幻聽的症狀,最終無法繼續正常的生活,改在街頭流浪,靠著乞討、撿破爛,以及偶爾拿取救助物資維生。
孫男故事引發熱議後,復旦大學美國校友會發起志願行動,已有當地復旦校友帶著衣物等物資前去探望,替他爭取適當的安身之處,復旦校友會並稱未來也會持續關心。
胡錫進在個人微博發文評論此事,強調孫男的遭遇讓人不勝唏噓,「最初看到這個新聞時,各種感受中很突出的一個是對美國社會的抱怨:他們把中國這麼好的一個英才給毀掉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胡錫進認為,大眾討論此事不應指向對於孫男個人的嘲諷或指責,畢竟中國早年的赴美留學生基本沒有經濟後援,完全靠自己打拼創業,生存和事業線非常脆弱,另外,雖然孫男已經是美國公民,但畢竟是「從中國走出去的孩子」,復旦校友們展現出同情心和集體自尊,接住了被美國社會拋棄的孫男,這樣的溫暖總是讓世間更美好。
胡錫進接著又補充表示,「國家決不會花納稅人的錢去管他這個美國人的,憑什麼呀,但是那些復旦人願意自掏腰包援助這位落難的校友,我將之視為中國大學留下的一份溫暖校友情,也是一份健康的人文主義。這挺敞亮的,無需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