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將近60艘滿載的超大型油輪往返於波斯灣和中國的港口之間,中國所需的石油有約一半仰賴這些油輪來運送,而這條往返於波斯灣與中國的航線會經過印度洋,而印度洋又是由美國的勢力所控制。《路透社》報導分析,這可能讓印度洋成為中國武力犯台的「阿基里斯腱」,也就是中國的致命弱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路透社》報導引述澳洲國立大學安全專家布魯斯特(David Brewster)說法,中國的油輪會發現自己在印度洋上「非常脆弱」,因為中國在這片水域沒有可以依賴的基地或設施,中國船隻在這裡只能得到極少量或者根本沒有的空中支援。
熟悉西方與亞洲國家相關討論的4名駐外武官和8名分析家表示,這個長期存在的弱點給了中國的對手一些升級的選項,像是對於中國船隻進行騷擾、攔截或是封鎖。在一場像俄烏戰爭這樣的持久戰之中,這可能會對中國帶來嚴重打擊。由於話題的敏感性,這些駐外武官與分析家均不願具名。
自2013年上台以來,習近平一直強調現代化軍隊的重要性,要求解放軍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投射力量,並確保中國重要貿易路線的安全。今年前11個月,中國平均每天進口1127萬桶原油,年增率12.1%。根據五角大廈估計,中國約有62%的石油和17%的天然氣進口經過麻六甲海峽和南海,這些都是印度洋的重要門戶。五角大廈的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在印度洋仍然「幾乎沒有投射力量的能力」,這與美軍在印度洋的活躍形成鮮明對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正在努力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俄烏戰爭之後,擴大自俄羅斯進口了更多廉價的石油。解放軍退役上校、北京清華大學安全研究員周波表示,關於印度洋是否會成為中國致命弱點的討論,都是基於假設性的情境,但如果中國真的與西方國家發生衝突,規模和地點將「幾乎無法控制」,也會是一場涉及許多國家的重大戰爭。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對印度洋航線遭封鎖的忌憚,可能會阻止他們選擇武力犯台,雖然最終的決定仍將取決於習近平的一念之間,但至少,台灣的盟友們可以藉封鎖印度洋來提高中國入侵台灣的成本。中國外交部並未就《路透社》的這篇分析報導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