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登記結束後,各方戰鬥團隊大勢底定。藍白合已無懸念,柯P腳下虛浮,直接進加護病房,「選總統,保小雞」的格局已蓋棺論定。親藍營的各家民調接連做多,連十幾年來少見,趙少康的好朋友丁庭宇一手拉拔大的蓋洛普民調也重現江湖。這讓人想起小時候政治公關公司的標準操作模式,大型辯論之後一定要安排一系列民調做多,說自己辯贏,表現較佳,且支持度大幅上揚。以帶動支持者信心,給輔選幹部打雞血,召喚西瓜派轉身投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題是,民調測的是風向,決定投票行為的卻是結構。三十年前民主化初期,直到進了投票所還不知該投誰的人頗多,於是許多選民會投給那個比較會贏的人,因為這樣感覺比較好,以後四年可以吹噓自己站在贏家這一邊。地方派系或政治人物,基於自身利益,也會動員組織朝贏面較大的那一方壓寶,以便選後邀功。但近年整個政治格局與選舉行為早已發生巨大變化,意識型態、議題取向、人格評價…等心理性因素,提早形塑了選民的印象分數與人設評分,使得選民心中早已有了若干定見。這些定見、傾向、情感、信念、價值底線,不見得會與短期議題或民調結果相一致,卻會在投票行為上表現出來,成為選民決定投給誰時的決策要素。這些要素很接近「政治文化」的定義:「人們對於政治行為的一種價值(Value)、態度(Attitude)、信念(Believing)、以及情感(Feeling)。」
由是,對應著選民們對於傳統藍綠兩黨不滿,短期行為逐漸喪失政黨忠誠度,游離票增加,但在總統級選舉中,仍有某種「固化」傾向。這不是基於政黨忠誠度,而是基於對國家安全、兩岸關係、主要政策取向、以及人格特質偏好的認同與不認同,所形塑的選民個人決策。舉例來說,對執政黨諸多政策不滿,會輕易發洩在九合一地方選舉中,但在總統選舉中卻會「含淚投票」給自己認同價值的那一方。於是2018年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大敗,2020蔡英文卻以超高票當選,原因是2019年的兩件大事,習近平「告台灣同胞書」進逼「一國兩制」,以及香港「反送中」,使選民情緒被挑起,前一年贏地方,後一年必然贏總統的鏈結被徹底打斷。這也使得藍綠對決,統獨大戰格局下的總統選戰,其最後結果可以從過往選票結構中推估。因為價值認同使選民各自回到本盤,而其移動也有脈絡可循。
從這個角度出發,過往的選票結構就很值得深入研究。促使本盤增減或選票移動的關鍵要素,一是候選人自身特質,二是重大議題或事件,三是整體氛圍所造就的投票率。如果本年沒有重大議題或事件發生,各陣營的本盤就會有較大影響力。而投票率的決定因素,不脫拉斯威爾的那四個要素:喜歡、厭惡、恐懼、希望。舉個例來說,當「君悅八點檔」演到許多人想砸電視,藍白陣營不少人就會氣到不想去投票,覺得投給這些人很丟臉,不想參與這淌混水。但若跟地方立委有交情,或要還選民服務的人情,他還是會出門投立委,順便投一下總統。而綠軍支持者本來覺得一定贏而發懶,被藍軍這麼一逼,反而激出危機意識,奮力衝票,跟四大公投時一樣,民調都輸,最後投出來卻是贏。
所以,預估113投票時,個人比較偏好使用投出的選票數,而非得票率,因為藍綠得票率或民調百分比,是假設投票率升降時,藍綠陣營一升俱升,一降俱降,但現實上卻不是如此。表一是過去幾次總統大選的投票數,由此可看出各黨的本盤。
表一:2008-2020總統選舉各黨得票數(單位:萬票)
年度
| 藍
| 綠
| 橘
| 有效票
| 投票率
|
2008
| 766
| 545
| 0
| 1,310
| 76.33%
|
2012
| 689
| 609
| 37
| 1,335
| 74.38%
|
2016
| 381
| 689
| 158
| 1,228
| 66.27%
|
2020
| 552
| 817
| 61
| 1,430
| 74.90%
|
表二: 2008-2020總統選舉各黨得票率
年度
| 藍
| 綠
| 橘
| 有效票
| 投票率
|
2008
| 58.5%
| 41.6%
| ----
| 1,310
| 76.33%
|
2012
| 51.6%
| 45.6%
| 2.8%
| 1,335
| 74.38%
|
2016
| 31.0%
| 56.1%
| 12.9%
| 1,228
| 66.27%
|
2020
| 38.6%
| 57.1%
| 4.3%
| 1,430
| 74.90%
|
由上表可知,即使在2008那種絕對劣勢的選盤下,綠軍依然得到545萬票,所以,550萬是綠營底盤中的底盤,只要整體環境與候選人尚稱「正常」,綠營都能投出600萬票本盤。但藍軍的起伏卻很大,馬英九2008初起時可以拿766萬票,2016卸任後,朱立倫卻只得381萬票,形同腰斬。估計當年有100萬票不投票,120萬票因賭爛換柱而跑去宋楚瑜家。2020韓國瑜以其個人魅力,召集出藍軍本盤,得到552萬票,相當於找回離家出走的120萬票,又把不投票的一半人口(50萬)叫出來投藍。不過兩岸情勢緊繃,反而逼出超高投票率,習大大的威逼,反而激怒台灣年輕人,造就了蔡英文的817萬票。
換言之,550萬票這個數字,對綠軍而言是地下室的地板,對藍軍本盤而言卻是一樓的天花板。正常狀況下藍綠本盤對決,綠有600萬,藍軍催出所有本盤也只有550萬,況且侯的個人魅力遠遜於韓國瑜,趙少康越俎代庖也頂多找回550萬,還是輸綠軍本盤50萬。況且,今年藍軍造勢場氛圍,遠不及2020年韓粉場的熱度,應該達不到550萬水準,頂多打到500萬。所以,綠軍可以在選戰策略上固守本盤,但藍軍卻必須從游離票中再抓50-100萬,否則很難贏過賴清德。問題是,侯友宜找「戰鬥藍」戰狼繁殖場場長趙少康當副手,固住本盤,卻同時失掉了向外拓票的可能,這是個能贏的作戰結構嗎?問號。
接下來是柯P的問題,柯P上次沒有參選總統,他的支持者嚴重偏向年輕人,中高齡票低到僅餘個位數。而這些年輕票,2020年很多是投給蔡英文的。如果照趙少康的說法,把柯P打到20%以下,這些票會流向侯友宜嗎?未必。在對國民黨的新仇舊恨下,恐怕至少半數會流向賴清德。而就算能把柯P打下去又撈光他家掉出來的人,趙爺也算錯了,他得把柯P打到15%以下,藍營才有贏面。如果加計跑一半去綠營的損失率,柯P得被打到10%以下,100萬票左右,侯爺才有機會勝出。但15%幾乎是柯P與民眾黨的底盤,做得到嗎?問號。
一連串問號後面還得再加個問號,就是「投票率」。在演出那麼噁心的「君悅八點檔」後,自命高尚的藍軍選民,會因此受到激勵而走出家門投票嗎?恐怕剛好相反。從馬設局到侯唸民調這一連串小動作,只會讓藍營支持者覺得丟臉,而不是讚賞。講個最簡單的判斷標準:你會追隨馬英九這種,「表面支持你,實際設局你」的仙人跳級老闆嗎?你會信任朱立倫這種,老愛「簡單複雜化」又斤斤計較你要讓幾趴才算數的主管嗎?你願意跟侯友宜這種,把私下簡訊公開唸出來的人,當同事、當朋友嗎?如果都不願意,你怎麼會有那個動力出門投票,選他們當國家領導人呢?換句話說,現在的氛圍,有點像2016年換柱之後,不少人不想出門投票,而且很多是藍軍。總體投票率鐵定下降,計算基數不太可能是1400萬票,而是約1300萬票,趨近2016年的投票率。
表三:2024各黨選票本盤粗估(單位:萬票)
預估
| 藍
| 綠
| 白
| 投票數
| 投票率
| 選舉人數
|
2024
| 500
| 600
| 200
| 1,307
| 67%
| 1,950
|
| 38.3%
| 45.9%
| 15.3%
| 1,300
| | |
表三便是以投出1300萬為基數的計算結果。綠600萬,藍500萬,白營暫估15%,200萬,但可能再往下掉,流向成迷。如果藍白繼續互酸互咬,相互間的仇恨值只會升高,在「愛有排他性,恨有連結性」的定律作用下,白營年輕票轉投賴清德,也不是不可能。好吧!賴清德不討喜,那投蕭美琴可以吧?起碼這一組看起來「正常」點,不像其他組那麼討厭。
結論是,選舉打了近一年,結果是藍綠白各自打回原形,回到本盤的機率愈來愈大,在僅餘四十幾天的選戰末期,要大轉彎或重塑形象的機率愈來愈低,最後仍是本盤對決。但是,綠營堅守本盤還有點道理,藍白堅壁清野,就有點「犧牲母雞,成全小雞」的味道。總統選舉幾乎已進入垃圾時間,藍白陣營都打錯了方向,而且回不去了,剩下的,就看區域立委與不分區拼戰了。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