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60/一篇看懂金馬獎由來!過去10月頒獎 竟與蔣公壽辰有關

▲第60屆金馬獎頒獎嘉賓眾星雲集,是亞洲電影人的盛會,然而金馬獎名稱的由來卻與戰爭有關。(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記者江芷稜/綜合報導-2023-11-20 09:00:00
亞洲電影人的盛會「金馬獎」,今年將邁向第60屆,本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1月25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包括評審團主席李安、日本知名導演北野武、演員妻夫木聰、滿島光、林志玲等嘉賓共襄盛舉,加上入圍者許光漢、林柏宏、陸小芬等700多位影人齊聚一堂,現場眾星雲集,不過金馬獎當年成立時,其實都選在10月31日舉辦,目的是向蔣公祝壽,時隔一甲子,金馬獎已是亞洲影壇焦點,地位日漸提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安出任「金馬60」評審團主席。(圖/金馬執委會)
金馬名稱由來與外島有關

1962年,政府為獎勵國語影片和促進電影發展,由行政院新聞局創設第1屆金馬獎,「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個外島地名的字首拼湊而成,由於金、馬是台灣軍事對峙的最前線,以「金馬獎」命名是鼓勵電影業界能效法前線官兵們的堅毅精神。其中,1964年、1974年因為新聞局主辦亞洲影展、亞太影展,金馬獎曾兩度停辦,今年才邁入第60屆。

▲香港影后張曼玉(左)4度封后為金馬影后最高紀錄;影帝梁朝偉擁3座金馬獎成影帝之最。(圖/金馬執委、資料照)
早期金馬獎一階段頒獎

早期的金馬獎沒有入圍名單,而是提前公布得獎者,然後選在接近總統蔣公壽辰的10月30日或31日頒獎,得獎者一一接受官員授獎,1978年起效法國外頒獎典禮,改成兩階段頒獎,開始有了入圍名單,並邀請國外明星來台參與,典禮開始有了刺激緊張的感覺,且金馬獎是兩岸三地最早成立的電影獎項,地位與眾不同,因此擁有「華人奧斯卡獎」的美譽。

▲謝盈萱帶大家參觀「Golden Flow - 金馬60互動展」。(圖/金馬執委會)
不講國語也能入圍金馬獎

金馬獎與時俱進,成立目的原本為鼓勵國語影片,只限定國語發音影片報名,但為了讓更多優秀影人參與,報名辦法也一直調整修改,2003年起不再限定必須以華語為發音的影片,只要是華人地區所使用的主要語言或方言都可報名,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雖以原住民賽德克語和日語為主,仍獲得2011年最佳劇情片等5個獎項;主要創作人員中只要有5名(含)以上為華人的影片都能角逐,也吸引許多東南亞電影人士角逐獎項。

▲金馬獎的貴賓禮品相當豪華,從電鍋到無線耳機都有。(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2020年取消獎金制度 改送豪華禮品

而過去金馬獎除了獎座之外,最佳影片能獲頒50萬元獎金,其他獎項每位得主則有10萬元獎金,但自2020年起取消獎金制度,金馬執委會改送給每位入圍者豪華禮品,歷屆禮品包括金馬電鍋、麻將、氣泡水、精油、面膜等,總價值甚至逼近10萬元,每年入圍者的金馬禮品開箱照都讓粉絲驚豔,也是一種另類的榮耀加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金馬60入圍揭曉」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