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否認「2027或2035武力攻台」 美專家:緩兵之計但野心不變

▲2023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費羅麗莊園展開雙邊會談。(圖/擷取自央視)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2023-11-19 19:13:13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會談時,雙方宣布恢復軍事溝通機制,同時習近平也否認了有「2027或2035年攻台」計畫,不過美國戰略與安全專家認為,習近平的說法只是顯示了中國認為眼下不是加劇緊張局勢的合適時機,同時在替未來採取軍事行動爭取時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拜登政府一名資深官員在「拜習會」後透露,習近平在會中否認中方有2027年或2035年採取軍事行動武力入侵台灣的計畫,並描述「習近平講到這番話時『似乎帶著一絲惱怒』」。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戰略與安全中心主任米西塔(Andrew A. Michta)認為,中方恢復兩軍交流機制,不能解讀為兩國關係、兩軍關係出現改善的跡象。

米西塔指出,中國願意恢復軍事交流的行為,顯示了中國軍方在軍事準備和規劃上遇到了難題,更凸顯中方已意識到「緊張局勢已實際上升到對他們不利的地步」,他認為中方「還沒有做好全面對抗的準備,他們希望避免可能升級為軍事對抗的意外事件」。

另一方面,否認「2027或2035武力攻台」計畫也代表著中國領導層決定現在還不是進行另一場對抗的時候,「他們正在努力緩和這些緊張局勢」。他說,「就像俄羅斯的軍事集結一樣,中國的軍事集結並不是以嚇阻為目的,實際上是在為進攻行動做準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米西塔說,美中在印太地區的潛在衝突隱患是一個可能逐漸成型的「全球戰場」的一部分,一方是美國及其民主盟友,另一方是「獨裁軸心」:俄羅斯、中國、北韓和伊朗,「結構性問題仍將存在,這些問題不會因為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的一次雙邊會晤就能解決」。

美國安全與防務問題諮詢公司「BluePath Labs」中國研究部資深研究分析師何諳銳(Eric Hundman)則認為,恢復軍事交流機制至少代表一種關係惡化的暫停,不過這些對話機制在改善兩軍溝通方面往往也並沒有太多份量,「中國的歷史證明,當危機真正發生時,這些會談和溝通管道通常不會被使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