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採「以蚊剋蚊」 高雄明年田間野放試驗帶菌蚊治登革熱

▲雌斑蚊培育及採集。(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鄭婷襄/高雄報導-2023-10-30 19:01:58
南臺灣埃及斑蚊分布縣市,每年都要面臨登革熱疫情挑戰,環境控制策略除了平時孳生源清除、環境整頓、疫情發生時緊急噴藥外,高雄市政府自2018年起持續積極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及WMP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合作,尋找對於環境更加友善且有效的疫情防治策略,而高雄市政府自2021年起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進行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生物防治技術研究,預計於2024年著手進行跨國合作田間野放研究計畫,進一步有效落實登革熱科技防疫生物防治新策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市衛生局指出,沃爾巴克氏菌原本已存在於環境生物中,對人和動物不會造成危害。目前以沃爾巴克氏菌對抗登革熱的策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釋放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埃及斑蚊,並與社區未感染的雌蚊交配,產下的受精卵會不能發育死亡,以至於野外埃及斑蚊數量逐漸減少,可暫為抑制施放地區的斑蚊數量。但成本較高,且要持續大量地釋放。

第二種方法則是同時釋放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及雌性埃及斑蚊,並讓感染的雌蚊和雄蚊交配,產生的子代皆帶有沃爾巴克氏菌,帶有沃爾巴氏菌體的蚊子漸取代野外族群,使蚊子不易感染登革病毒,從而降低人類感染機率。此法缺點是民眾仍會受蚊蟲騷擾。

此外,高雄市政府自2021年起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進行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生物防治技術研究,依2023年計畫目標,近期將有具體的在地化Wolbachia應用科技研究成果,將透過國際學術發表。此外,也預計於2024年著手進行跨國合作田間野放研究計畫,進一步有效落實登革熱科技防疫生物防治新策略。

高雄市針對沃爾巴氏菌(Wolbachia)生物防治技術研究,大致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為分離本土沃爾巴氏菌菌株,目前已有初步成果,成功發現並分離有效菌株。

第二階段:為轉殖及族群放大,沃爾巴氏菌取代型模擬研究。

第三階段:田間野放試驗並評估成效,民眾風險溝通及科普衛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生局提醒,生物防治科技防疫技術未實際應用前,民眾仍應持續落實登革熱巡倒刷清,重視環境衛生管理,才能有效防範登革熱疫情。

▲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登革熱生物防治新策略。(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