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多所大學開始招收學士後醫學系,用於解剖課程的大體老師需求量增加,最近就傳出醫學院面臨「大體老師荒」。教育部盤點各醫科大體老師來源及需求,今(18)日表示,大學每年除透過遺體中心捐贈分配外,也可洽其他學校協助,或自行對外勸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台各醫科大體老師來源以北部最吃緊,最近傳出8所醫學院解剖學課程面臨「大體老師荒」。據教育部統計,醫學院108學年用於解剖學遺體數為178具,109學年158具,至110學年只剩下146具。
去年清華、中山、中興大學3校學士後醫首度招生,大體老師需求量增加,中山大學111學年用於教學遺體數為0、清大3具、中興9具;本學年清大有4具,中興、中山各3具,主要為捐贈或募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表示,依「解剖屍體條例」第3條規定及教育部向學校調查,大學校院醫學院校解剖課程的大體來源,多為生前有合法遺囑願供學術研究之病屍體、經親屬同意願供解剖之病屍體、無親屬請領之病屍體、經檢察官相驗認無勘驗必要,並經其親屬同意或無親屬請領之變屍體。
教育部說,因遺體解剖由衛福部統一管理,教育部均配合該部辦理;各醫學校院皆有大體解剖學實驗課程,每年除透過遺體中心捐贈分配外,亦有來自附設醫院或合作醫院的捐贈;學校間多有合作交流,如果數量不足情形,可洽請其他學校給予協助,另學校亦可對外進行勸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