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殺光哈馬斯也無解 以色列與「抵抗軸心」的衝突不會停

▲以色列與伊斯蘭哈馬斯武裝分子之間的戰鬥未歇,越來越多砲彈被射向加薩走廊。(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蔡姍伶/特稿-2023-10-12 16:17:30
巴勒斯坦伊斯蘭組織哈馬斯(Hamas),本月7日對以色列中南部發動大規模襲擊,不只造成人命傷亡,還劫持不少人質,以色列面對這起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攻擊事件,採取的是「以牙還牙、血債血還」,針對哈馬斯掌控的加薩走廊進行大舉圍困及轟炸,誓言要將哈馬斯從地球上抹除。然而,即使以色列真能如願將哈馬斯連根拔起,也不代表中東地區從此永享太平,衝突的根源沒有解決,永遠都會有其他「哈馬斯」與以色列對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爆發大規模衝突,巴勒斯坦伊斯蘭組織哈馬斯,從加薩走廊對以國發射大量火箭彈。(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這次衝突發生後,綜觀國際知名媒體評論,不難發現,國際社會相當關注伊朗在其中的角色,連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都「放話」要伊朗小心點,強調美國會向以色列提供更多軍事援助、補強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還要將美國的航空母艦移至地中海東部。另一個評論矚目的方向,則是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是否會採取行動。

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這可說是一場圍繞著以色列與「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的紛爭,以色列官員,如加拿大候任大使莫德(Iddo Moed)等,紛紛直指伊朗參與了哈馬斯的襲擊行動,並提到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軍(Iran's 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s Al-Quds Force)、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真主黨和哈馬斯領導人,8月曾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會晤一事。

伊朗與其資助的真主黨,都認為以色列是「非法存在」,德黑蘭擔心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是為了對抗伊朗,因此在背後支持哈馬斯等反以色列組織發動襲擊也就師出有名。至於真主黨,雖然黎巴嫩目前惡劣的政經局勢,不利於它直接介入,但它也試圖阻止以色列報復哈馬斯,一度與以色列互射砲彈與火箭,增加以色列壓力。

無論哈馬斯與「抵抗軸心」的結盟,是否意味一個明確對抗以色列的聯盟浮現,會不會開闢新戰線導致以色列腹背受敵,此事終究會回歸到:為何巴勒斯坦的現狀會是如此、巴勒斯坦真實的人權狀況、這件事情在全球各國掀起的另類「以巴衝突」,而非一面倒力挺以色列,就知道這並不是殺不殺光哈馬斯的問題,甚至會帶出2個從20世紀延續至今的複雜論點,即杭亭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和薩依德(Edward Said)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

杭亭頓與薩依德是20世紀知名的國際政治暨文化學者,遠在911事件發生前就享譽全球,911恐怖攻擊的發生,讓2人的理論再度引起熱議。文明衝突論相信文化差異無法被輕易改變,隨著全球化與各國距離縮小,文明的接觸會產生摩擦,宗教填補了人從傳統中跳脫後的真空,為團結文明認同提供了基礎。東方主義則認為西方世界國家對中東、亞洲和北非普遍存在高傲態度,藉由把東方邊緣化,當成西方的對立面,用以突顯西方文化的優越,直接或間接合理化西方的帝國主義及殖民主義,鞏固了「西方文化優越、東方文化低劣」的觀念。

宗教、文明、政治問題皆一樣複雜,用以巴衝突為例,不只關乎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甚至涉及以英美為首的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這種對立在911事件來到巔峰,並影響接下來數十年的中東乃至全球局勢。對於以色列遭襲,外界看到的可能是以色列人質遭擄遭虐、婦孺被殘殺,卻未必曉得巴勒斯坦的人權狀況,在戰爭爆發前就不斷在惡化,右派的以色列政府被控對巴裔人口實施「種族滅絕」,加薩地區暴力事件頻傳,針對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巴勒斯坦自治區傑寧市(Jenin)、那不魯斯(Nablus)、聖地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的大規模突襲及逮捕行為等等,都讓巴勒斯坦人深感絕望,並給予哈馬斯之流,揭竿反抗以色列的機會。

▲巴勒斯坦平民在以色列對加薩地區的拉法難民營的空襲中喪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由於以色列內部似乎缺乏明確意願,解決諸如非法監禁巴勒斯坦人、舒緩加薩和約旦河西岸嚴峻的社會經濟危機,因此無論以色列和哈馬斯最終如何調解,只要衝突的根源沒有解決,都意味著以巴衝突將繼續惡化,進而陷入暴力循環,並在全球區域局勢各有不穩之際,讓長期支持以色列的美國面臨捉襟見肘的風險。

一味聲援任一方,抑或是圍困加薩、殺光哈馬斯,都不是最優的解決辦法,就算真的能做到,只要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仍有衝突,巴勒斯坦人受到的差別待遇沒有改變,隨時還會有下一個哈馬斯出現,並迫使巴勒斯坦人民投向這類激進主義。對於其他不滿以色列的國家來說,再扶持一個新的武裝組織也並非不可行。

無論這次事件能否找到與伊朗、真主黨明確聯繫的證據,他們又是否會為了哈馬斯直接投入戰局,宗教、文明或政治衝突,都將繼續存在於各地,比如近日中東多國,甚至是所謂的西方國家,境內都出現針對以巴戰爭看法分歧、各自走上街頭的示威潮,也將持續挑戰各國的以巴政策走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巴衝突爆發之際,全球各地也湧現分別支持以色列與聲援巴勒斯坦的兩派示威者,上街揮舞旗幟表達抗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更多「以巴戰火再起」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