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MeToo 2/NGO編防護手冊、辦庇護中心 補移工制度缺漏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編製「女性移工防護手冊」,以多語言發行,希望讓這些異鄉人在工作時能夠更安全、安心。(圖/記者甘庭嘉攝)
記者甘庭嘉/專題報導-2023-10-07 09:10:00
外籍家庭看護在封閉的工作環境中,容易遭遇性騷擾。針對女性移工處在高風險的環境,加上救濟管道不健全,全台各地的非政府組織在陪伴外籍看護的過程扮演重要角色。除了設置庇護中心、提供資源協助等,長年為了捍衛移工權益而努力的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在今年編製「女性移工防護手冊」,希望讓這些異鄉人在工作時能夠更安全、安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團發行「女性移工防護手冊」 盼移工在台工作更自信安全

這本「女性移工防護手冊」將以多語言方式發行,協會創辦人杜光宇受訪時表示,在長年協助移工的過程中,發現看護工的處境相對於廠工更艱難,因此才會起心動念,想要編製一本協助移工認識自我權益、保護自己的手冊。

杜光宇說,自己很早以前就想做這件事情了,但一方面因為工程浩大,一方面礙於經費,直到今年終於有德國在台協會的贊助,才開始製作手冊。手冊的內容,主要是書寫相關法規定義,也分享一些案例故事,再來就是求助管道及後續處理流程,並提醒移工如何蒐集證據、官方或民間的資源整理等。對於這些程序定義要如何寫得清楚又不無聊,杜光宇坦言很困難。

這本教戰手冊目前被翻譯成印尼、越南、菲律賓3國語言,杜光宇受訪時謙虛自評沒有做得很好,並透露手冊應該會再改版精進。無論如何,杜光宇期待這本防護指南在交給需要的移工時,能夠促使他們認識自己的權益,更期待政府的行政措施能夠跟上,「最難的不是他們知道什麼,而是因為整個制度讓他們無法去做什麼,這問題才比較嚴重。」

移工安置中心資源不足 僅能倚靠NGO專業與投入

除了編製手冊,NGO更在提供移工庇護上扮演關鍵角色。當移工遇性騷或性侵而離開原雇主家接受庇護時,安置中心便成為他們的中繼站,但這些庇護安置中心大多缺乏政策性的支持及資源。監察院就曾在2018年促請行政院,正視在台女性勞工遭性侵害案件的處理問題,其中針對庇護安置,監察院指出,被安置的外籍勞工其心理創傷遭忽視,例如安置單位沒有強制配有心理輔導的專業人員。

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秘書長黃姿華表示,現階段要讓安置中心做到標準化的要求很困難,因為若要求開辦庇護中心的NGO去做到完善,政府便應該提供相應的經濟支持,黃姿華覺得這些NGO已經都很「佛心」地主動幫政府遞補位置,提供吃住、支持性的服務,還需要多語言的能力,可是這些中心卻沒有收到足夠的政策性支持。

黃姿華無奈地說,開辦庇護中心,其實是依靠NGO工作者自我燃燒、自我剝削在做這些事情。「如果我們覺得性騷擾防治或性侵害防治是國家級的事情,怎麼會要這些NGO燃燒自己做這些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光宇也說,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有3個安置中心,同時最多可以安置80到90人,但實際上卻是,每10個向他們求助的案例中,他們的量能只能安置1人,換句話說,同一時間協會可能正在協助上百個個案,由此可知相關的資源匱乏。

面對移工受到的侵害,民間NGO團體在人力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咬牙苦撐,「能救一個是一個、能幫一人是一人」,但這樣的熱情還需要有政府的政策與銀彈做後盾,才能補起家庭移工在工作安全隱憂的社會漏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