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末期唯一希望!醫詳解移植手術 復健後潛水打魚沒問題

▲經歷肺臟移植的病友連先生(右)現年40多歲,術後半年就能潛水打魚,運動能力甚至優於一般人。(圖/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2023-09-08 10:51:36
肺作為呼吸重要器官,若因疾病失去功能,患者連下床走路都困難重重,對於末期肺病患者來說,想重新自由呼吸,只有肺臟移植一途,但也擔心移植後還是沒辦法恢復正常生活,但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維勳強調,只要經過確實的復健、加上規律的藥物控制,病人也能變回正常人、擁有正常的生活、社交與運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肺是人體呼吸系統中最關鍵的器官,負擔氣體交換、獲取細胞運作所需氧氣的重要責任,但否些情況下,患者的肺部失去功能、最終導致呼吸衰竭,也因此需要仰賴外部氧氣提供來維繫生命,但仍會面臨右心衰竭的危機,因此肺臟移植成為最後的救命手段。

📍什麼疾病需要肺臟移植?

陳維勳指出,臨床上需要肺臟移植的患者通常年紀較長,大多是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或肺纖維化、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疾病,導致肺功能不良,且病程已走到末期、無法維持正常功能,才考慮進行肺臟移植手術,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多與抽菸有關,肺纖維化則是大家俗稱的「菜瓜布肺」。

不過,陳維勳特別提到,肺癌患者不適合進行肺臟移植,因為肺臟移植術後,患者需要持續使用免疫抑制藥物,雖目的是降低患者與大愛肺臟的排斥,但同時也會導致患者的免疫系統無法確實控制癌細胞、反而導致病況控制發生問題,或是提高癌症復發機率。

肺臟也不像心臟一樣有人工的幫浦作為移植替代方案,陳維勳說,目前肺臟移植仍是末期肺病患者重拾日常生活的唯一方案,但等待可移植的肺臟所需時間可長可短,雖平均落在半年左右,運氣好的患者可能數週內就等到健康的肺臟,但也有人等兩三年,甚至到嚥氣時都還等不到。

📍肺臟移植手術做了什麼?

即使等到可移植的肺臟,也不是單純的把患者肺部移除、換上健康的肺就行。陳維勳說,很多末期肺病患者具有嚴重的心肺問題,手術的麻醉難度也會因此提高,再植入大愛肺臟後,還要重建氣道、血管、支氣管等重要結構,並清除感染等造成的胸腔沾黏,困難度相當高。

陳維勳說,目前的技術已較為進步,此類手術快的話也需要6小時,若是狀況較為複雜、實行困難度較高的個案,時間可以拉長到10小時,不過根據林口長庚肺臟移植團隊的經驗來看,院方每年執行10例以上的肺臟移植手術,術後一年存活率可達86%,配合確實的復健與追蹤,病人一樣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移植後要怎麼做?

患者經過移植手術後,陳維勳說,頭半年的狀況通常是比較多的,要使用抗排斥藥物、並進行多項預防藥物監控,回診頻率落在1到3週一次,但通常1個月多數可以脫離氧氣、3到6個月就可以恢復正常走路或快走,醫院也會規劃為期6個月的復健計畫,並視患者的病況斟酌延長時間。

陳維勳說,器官移植的最終目的是讓病人變回正常人,可以正常工作、正常社交、正常運動,但確實的復健、規律服藥、定期回診缺一不可,若患者沒有配合藥物治療、產生器官排斥,時間久了就會走回慢性呼吸衰竭老路,變成需要移植的狀態。

📍肺臟移植後還能做運動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復健計畫會根據患者的病況,設計個人化的運動處方。部分民眾會認為,即使經過移植,患者還是很難像一般人一樣跑跳、甚至不適合從事運動,但陳維勳強調,人要能正常呼吸,肺臟是重要器官,但有好的肺臟、卻沒有好的呼吸肌肉也是不夠的,因此患者不是不能運動,反而是不能不做適度運動。

一位40多歲的連姓肺臟移植患者也分享自己的經驗,他在林口長庚做完肺臟移植手術後,29天就出院、重返工作崗位,術後半年就能路跑、一年就能潛水打魚,今年10月也即將與女友步入禮堂,更將參加醫院今年舉辦的路跑活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