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暴躁不等於叛逆期!小心憂鬱情緒作祟 精神醫揭重要警訊

▲青少年憂鬱憂鬱症狀與成年人非常不同,常以情緒暴躁、甚至偏差行為方式表現。(示意圖/pexels)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2023-09-06 18:34:53
「憂鬱情緒」常被與「變得沉默、封閉」連結,但北榮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主任李正達昨(5)日於衛福部心健司記者會上表示,兒童、青少年憂鬱時的表現和成人其實非常不同,甚至可能會以易怒、激烈情緒反應等呈現,甚至出現偏差行為,家長或身邊親友可以多注意這些警示症狀,及時尋求醫療協助,避免情況持續惡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時會表現出較大的情緒波動、甚至因此與父母發生爭執,有些家長會以「叛逆期」解釋孩子的行為,覺得孩子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自然而然就會恢復正常。

然而,李正達指出,兒童、青少年族群在情緒表達精確度上不及成人,也因此比較難準確的傳遞自己實際的內心感受,在發生憂鬱症狀時,也常常是以「不典型」的方式呈現,比如情緒易怒、反應激烈、生氣抓狂,同時也可能出現行為偏差,如物質濫用、逃家逃學,或產生激躁衝動行為。

年輕族群更常因為憂鬱情緒產生「憂鬱身體化」的情況。李正達說,兒童、青少年的憂鬱身體化症狀多在憂鬱發生早期就會出現,如頭痛、胃痛、全身不適等,共病樣貌也相當多樣,如焦慮症、身體型疾患、物質成癮、行為規範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

李正達指出,這一系列憂鬱特質與青少年腦部特性有關,成年人與年輕族群對於負面情緒的處理機制類似,情緒感知與枕葉、顳葉、杏仁核相關,情緒評估與前扣帶迴、胰島有關,情緒控制則與前額葉相關,但年輕族群的顳葉、枕葉反應會更加激烈,可能因此產生更強的情緒反應。

此外,年輕族群在負面情緒下,紋狀體也會出現活躍的信號。李正達指出,此一區域主管動作行為、 負向結果預期、酬償等,可能是青少年憂鬱情緒下出現偏差行為的成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兒童、青少年憂鬱,李正達說,尤其憂鬱症,若沒得到妥善處理,恐出現慢性化、頑固、發展為雙極情感疾患的情況,早期危險因子如霸凌、家庭失和,或是早期表現如身體不舒服、常請病假等,都是家長、身邊人可以注意防範的,如果及早發現、予以正當治療,就有機會阻止疾病變成大病。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