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成長放緩,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陸續都有大型企業傳出暴雷危機,有外媒報導指出,惡劣的求職環境,導致「35歲詛咒」在中國持續惡化,許多人都被這道年齡門檻擋在門外,連面試機會也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美國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35歲詛咒」最初源自社交媒體,用來形容年老員工遭大型科企解僱的傳聞,但現在這個現象已越來越普遍,許多網路尋人公告都明確規定,應聘者的年齡不得超過這個歲數,就連中國政府也排除許多35歲以上者應聘公務員的機會,儘管許多專家甚至都不認為,35歲已經該被劃分為中年。
34歲的韓女士告訴《CNN》,自己今年2月沒了在北京當設計師的工作,當時她還認為,憑自己10年的經驗與資歷,找到新工作應該不需要太久,但隨著待業時間越來越長,她也不得不開始擔心,在發出的數百份工作申請中,她僅有過4次面試機會。最後,她不得不轉向兼職來維生,做起外送員的工作,1天能賺20元人民幣都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但由於站立時間過長,她患上了急性闌尾炎,連這份工作都被迫放棄:「我嘗試了所有可能的工作,但它們要麼太耗精力,要麼工資太低,維持每天基本生活似乎很困難。」
韓女士的經歷,只是眾多中國民眾的縮影,即使是中國千禧世代中最年輕的求職者,都大嘆職涯因年齡面臨障礙,更糟糕的是,由於中國在新冠大流行後,經濟復甦不太給力,加上企業都正努力從3年的清零政策中恢復,所以都想降低勞動力成本,失業已成為許多人的急迫擔憂。
中國網路上,有許多針對「35歲詛咒」的討論,有人感嘆「真的很怕保不住工作」、「生活艱難,沒有足夠的錢買房子,老了要住哪,房東不租給老人,年紀大了賺錢也會很難」、「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惡性循環,35歲已經太老,60歲退休卻還太年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提到,「35歲詛咒」某種程度上也與中國臭名昭著的「996文化」(每週工作6天、早上9點到晚上9點)有關,這麼硬、這麼長的工時,對有家庭的年長員工來說更難遵守,還有專家指出,直接從學校雇用年輕勞工往往更便宜,中國官媒2021年的一份報告推斷,35歲還沒有升到管理層的員工,可能會被認為不太成功,因此更容易被裁員。換句話說,「35歲詛咒」並不單純關乎年齡本身,還被用來當成衡量個人能力的標準。
而對女性來說,「35歲詛咒」也跟職場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脫不了關係,企業更偏好新鮮的肝,並質疑女員工結婚生子會妨礙工作表現,休完產假就被解雇的例子屢見不鮮:「非常現實,當他們覺得不需要你時,就會用更便宜的勞動力取而代之」。不過,女性並不是唯一會因此被刁難的群體,也有剛成為父親的男子,立刻就被分配到不適合的工作內容,比如到國外出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