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大爆發,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的發展也來到關鍵時刻,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昨(17)日舉辦「2023數位健康產業政策前瞻研討會」,聚焦探討數位健康產業的「法規」與「給付」,邀20位產官學研專家給解方,盼打通數位健康的「任督二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研討會邀請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醫事司長劉越萍、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吳亭瑤、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長莊曜宇、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崇僖、賽諾菲台灣公共事務暨市場准入處長William Tsai、裕利醫藥台灣總裁周志鴻等20位產官學研專家,針對創新醫藥材、生醫健康資料、遠距醫療等三大領域所需法規與政策,進行前瞻性探討與展望,期望透過對話、集思廣益,理性衝擊現有政策,引領產業發展。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良基表示,協會成立的宗旨,就是希望站在產業發展及善用科技提升個人健康的角度,協助政府與民間的積極對話,創造適合數位健康應用發展的環境。
他點出該研討會三大主題的關鍵要點,第一項「醫材的通關」,如何在督管與發展初期的風險控管,取得合理有效的平衡,讓應用得以發生,將是抉擇點。第二項「健康數據的所有權之爭」,必須同時由社會及個人承擔風險,在每個人都不想曝光自己的健康資料的同時,如何讓研究單位或團隊為了救助更多人而取得應用,更有賴大家集思廣益。
第三項則是「去中心化的醫療未來( Patient-centric medical)」,他指出,台灣是非常有機會能實現遠距醫療的,年輕世代本身不是醫療的主要需要者,但卻是很多醫療患者的守護者。年輕世代接受度高,將可成為遠距醫療的得利者。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長陳鋕雄表示,數位健康照護產業的發展,並不只是研發新的產品,而是要帶動醫療體系的全面轉型;其次,遠距醫療最大的意義,是改變病人受照護的模式,改變醫病關係,甚至可能改變醫療機構與醫事人員之間的關係,遠距醫療帶來的不僅是「不得已」的醫療,更可能是「更好」的醫療。透過數位醫療器材和物聯網裝置等,將可蒐集更完整的病人資料,作更精準的診斷,這些巨量生醫資料,不僅可協助疾病研究,而且有助於新藥物研發,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疾病;而一切的創新,只有在「給付」制度的引導下,才能落地應用。
在第一場「建立創新醫藥材市場准入機制,迎接醫療新未來科技驅動」專題中,石崇良提到,隨著歷年健保財務及藥費支出不斷上升,新興醫療科技的給付面臨極大挑戰,健保署除持續推動健保財務改革配套措施外,亦強化健保藥品政策改革,透過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等實證技術提升成本效益評估,並推動癌症精準醫療照護,創建健康新未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從商業保險的角度,分享數位健康的發展對未來商保的影響與因應策略,更拋出「民辦公營」的概念,如何公私協力、健保偕同商保突破目前的模式是大家需要思考的。
在第二場「善用生醫健康資料,促進產業發展」專題中,莊曜宇指出,精準健康產業的發展是建立於大量完整的醫療、生活型態等數據基礎上,藉由這些資料,可以進一步深入探討對於相關疾病及照護的影響。
李崇僖提出兩大論點,第一,數位健康與健康資料的利用,應建立在對第四波產業革命下新法制觀的建構,尤其全民健保制度是台灣社會的生命共同體建構之基石,故健保永續也是要以社會連結與共同責任的觀點為基礎;第二,第四波產業革命下新法制觀的重要性,在於未來產業發展與國家競爭力具體建立在一個國家的法規力,因為資料如何利用、AI風險如何管制、社會利益如何再分配,這些都是過去沒有過的挑戰,法規創新能力決定了國家能否掌握數位轉型的機會之窗。
劉越萍在第三場「公私齊協力,讓遠距醫療落地實現」專題中指出,2022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建議政府應於疫情之後全面推動遠距醫療/通訊診療、研擬開放虛擬診所、建置具資安保護規格之遠距醫療平台標準。COVID-19期間,「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持續進行修訂並擴大適用對象,加速國內通訊診療的發展,為因應疫情過後之未來新常態發展,修正草案亦於今年5月及6月各召開1場對外溝通會議,刻正辦理後續修正及發布程序。
陳鋕雄分析虛擬診所的法規考量,包含虛擬診所的管制挑戰、設立要求、執業範範、資安隱私、醫糾防免等各項議題,同時介紹國外相關規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聯網創辦人王欽堂則點出COVID-19疫情三年,加速了全球「遠距醫療」的發展,遠距醫療已經從過去「不得已」的醫療,因為防疫隔離、健康自主管理等需求,而成為更「方便」的醫療。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通過後,遠距醫療真正要在台灣落地,法規修正或政策訂定將是關鍵,健保如果短期沒有辦法給付,希望商業保險也可以發揮角色。
該場專題亦強調整個生態系的重要,如遠距醫療中,除了電子處方箋外,還有最後一哩路是「送藥到家」,台灣要如何推動這項服務,他國又是如何成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