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韋安/「脫三進二」實力升 侯友宜成在野陣營最強共主

▲對於外傳金溥聰下令對郭台銘、柯文哲開戰,侯友宜在市政會議後受訪時澄清傳言不可信、不要見縫插針。(圖 /記者吳嘉億攝,2023.08.16)
文/韋安-2023-08-18 09:08:42
《美麗島電子報》16、17日兩天,連續公佈,最新2024總統大選最新追蹤民調。侯、柯差距由16日公佈的0.2%,17日增加到1.8%。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新三腳督民調為,賴清德37.6%,侯友宜22.3%,柯文哲20.5%。調查日期為8月15,16日。侯、柯支持度從7月下旬,就有侯升、柯降的反轉跡象。本週則發生確切的「黃金交叉」。

這是自5月底以來,侯友宜在美麗島追蹤民調中,長期位居第三名,首度「脫三進二」,擺脫落後困境。而且,還會給未來選情,帶來一系列影響。

侯、柯支持度「黃金交叉」後,柯文哲不再是藍營群眾,寄予厚望「下架民進黨」的出口和選擇。早先「棄藍挺白」,游離挺柯的藍營支持者,過去一個月,已有回流跡象。

而侯、柯「黃金交叉」,侯友宜支持度開始穩定領先柯P,目前還在挺柯的10趴左右支持國民黨的藍營民眾,可能很快也會棄柯而去。侯、柯部分支持者保持互通和連動性。以美麗島民調的數據為依據,柯支持度6月時,最多高過侯11趴。未來侯也有機會在「黃金交叉」後,拉大與柯的差距,同樣可達相同的數值。

國民黨及侯友宜的選戰進程,已進入組織動員戰。未來會比民眾黨及柯文哲更具整體優勢,和續航力動能。藍營每個縣市,每天都有大小選舉造勢活動,全台各地都在打「陣地戰」。民眾黨人物力有限,只能蜻蜓點水般,今天這裡,後天哪裡,每次一個地方,單點舉辦造勢活動。而且,「打了就跑」沒有後續,猶如「游擊戰」戰術。

現在柯文哲失去最好機會,「下架民進黨」的光環。傳說中的「郭柯合」,也已破局難成。時運轉到歷經磨難,而仿佛脫胎換骨般的侯友宜這邊。

在6月時,柯的民調一柱擎天,藍營內部有人極力鼓吹「棄侯保柯」論調,其實背地裡另有所圖。要不是金溥聰,寧作惡徒,已無往日權勢,拿著「生鏽」的小刀,四面受敵仍堅守「侯友宜不可能當副手!」的底線,還做了最壞打算,「挺著胸膛倒下去」。才讓以「下架民進黨」的冠冕堂皇為理由,一場「棄侯保柯」的鬧劇沒有發生。

侯友宜真的「很耐打」,也打不死,從久居第三的谷底奮力拼搏。這幾天民調終於與柯文哲「黃金交叉」。成了目前在野陣營中,從民調到實力,都最為突出者。而過去半年,受盡來自裡外各方的嘲諷、質疑和輕蔑,侯卻越挫越勇,展露出勝過對手的種種優勢。原本外界挑剔放大,認為是缺點和不足之處,現在發現其實根本無關宏旨,或有礙侯充當大任。還有些「缺點」,反倒是領袖特質所必備的優點。

侯自認「不善於言詞」,其實並非欠缺機智和表達能力。而是他對不熟悉的領域,不會輕啟口舌談論。或者對有爭議的人事、政治是非,只會講述一個態度,而不去表明好惡。於是,對手陣營諷刺侯,既無內涵,也少見識。肚子裡無料的「草包」,所以講話都像ChatGPT,人工智能廢話產生器。

不過半年下來,侯並沒有因口才不及柯文哲,而失分居於劣勢。他雖無法時常以言談,創造議題和流量。但在重大領域表述和政策論述,常有獨特的創新思維和觀點。展現出他具國政能力,和戰略智慧,以及「侯式」的語言特色。

對兩岸關係方針,侯提出「接受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反對一國兩制」。把國民黨黨綱黨章規定的兩岸關係重要基礎「九二共識」,提升到憲法框架中。超出藍營黨意,成為類國家法律,以獲得更多人民的認同(或不反對)。

在日前訪日行中,侯闡述台日共同關注的台海穩定議題,「台海安定、台灣安全、日本安心」。以及「台灣無事、日本無事」,對應日方「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對維護區域和平,除了被動的強化國防軍事力量備戰止戰,也提出倡議台、日,也應該主動尋求,與中國大陸的對話交流來降化解敵意。

此外,侯的謹言慎行,避免在言辭方面,出現重大失誤和缺失,而且言行一致。使人民覺得他有智慧和眼界,既可以提出解決兩岸、台日關係,創新亮眼的論述。也可以讓百姓感受到,他的穩重、可靠、負責。

無論郭台銘動作頻頻,地方派系暗中動態不明。也不管柯文哲是要選到底,或最終達成藍白合。侯友宜已穩住陣腳,支持度,綜合實力,和人格品質,均居前茅。一定成為藍營支持者,以及希望「政黨輪替」非綠選民,現在的「第一選擇」。

因為不僅侯的民意支持度,已在非綠陣營居於領先,且還有強勢增長的空間。其兩岸、外交方面的應對和政策論述能力,也在訪日行中全面展現出來,並受到日本政壇,和台灣選民的肯定。侯友宜經過不斷地調整和磨煉,已成為能讓國人和美日重要友邦,都可信任、可預測、可期待的2024人選。


●作者:韋安/資深媒體人、高端策略顧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